聚焦“两弹一星”相继突破 中国科技馆推出“无声的惊雷”展览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9 17:47:41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6月2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以中国“两弹一星”相继突破为切入点,该馆最新推出“无声的惊雷 ”展览。

  从为什么要研制“两弹一星”,到研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再到新时代的继承发展,“无声的惊雷”展览设置“两弹一星震天地”“自强自立建伟业”“山河盛世如所愿”3个篇章,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和朱光亚诞辰100周年。

  “无声的惊雷”展览通过图文故事、互动展品和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现波澜壮阔的“两弹一星”奋斗史,演绎动人心魄的“两弹一星”故事,凝聚震撼心灵的“两弹一星”精神。新中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两弹一星”精神是怎么积淀形成的?新时代“两弹一星”相关技术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走进展览,这些问题可以找到答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科技馆陆续推出“星耀中国,科创未来”系列展览,用展览讲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的奋斗故事。

  据中国科技馆介绍,“无声的惊雷”为“星耀中国,科创未来”系列展览的第二套展览,得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学会等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为展览提供大量珍贵的图文和影音资料、文物和实物以及智力支持。该展览将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至2024年国庆节,免费对公众开放。(完)

  开放,当然是中美关系维系所需要的。海叔认为,这种开放的精神,不仅中国需要秉持,美国也同样需要重新举起!只有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共同做大,才有益于中美双方。当然,在中国来说,还会认为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不知道美方怎么看?

  清代以后,饺子也被称为“包子”,这让人大为吃惊。顺便说一下水饺,南方叫作“水角子”的就是北方的“水饺子”,这也是在《素食说略》中记载的。

  袁枚《随园食单》“水饺”一项记录了以下的说法:“包肉为饺,以水煮之,京师谓之扁食,元旦则曰子孙。”“扁食”还好说,“饽饽”也是饺子的别称,这几乎从未听说过。

  利好还将持续释放。不久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永伟作出判断,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涨幅预计在40%左右,新车渗透率也将在40%左右,三线以下市场、出海市场以及对燃油车的加速替代,均将是增长空间。

  “我一看完了,这事也就算了。”没承想,之后便接到了央视的电话。在当时提交的剧本上,石林标注了一句话:此作品若选中,建议由中国评剧院赵丽蓉老师出演。

  2004年6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商业局主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在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在多件贵重的展示品中,有前面提到的饺子。展览会的说明上写着:这是“最古老的饺子实物,从唐代的墓穴中出土”。小菅桂子看到这种饺子时,原来的“淡黄色”由于“已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信息时报》,2004年6月25日)。

冯夙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