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非遗走进街头 “一站式”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29 21:25:03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28日,西宁市中心广场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广场内正在展销藏毯、排灯、黑陶、藏药等各类非遗产品,酸奶、酿皮、馓子、手抓、奶皮等青海特色传统美食,更有安昭、折噶、宴席曲、则柔、民间小调、民歌、八门拳等非遗传承人精彩的舞台表演……

  当日,2024年青海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总结观摩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办,让游客与市民“一站式”体验青海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此次总结观摩仪式汇集青海8个市州、4家文博单位、2家省直项目保护单位的65项省级非遗项目、70名非遗传承人的万余件作品。

  当日,现场主要开展了“歌舞邀约”表演类非遗项目舞台展演、“乐购非遗”非遗购物节消费活动、“云游非遗”优秀青海非遗影像展播、“赓续文脉”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古迹寻踪”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青海道摄影展、“跨越时空”非遗手作研学体验、“河湟故事”河湟皮影戏展演等。

  活动现场,反映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 、石窟寺及石刻等遗存和珍贵文物的75幅精美摄影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冰箱贴、盲盒、钥匙扣、彩陶书签、丝巾、笔袋等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博文创产品成为群众争相抢购的热门商品。

  “今年6月以来,青海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167场(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宣传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彰显了青海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扩大了青海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吕霞表示。(完)

  今年,长春、吉林、长白山等热门冰雪旅游城市成为OTA平台元旦热搜目的地。“长白山、查干湖”两块“金字招牌”凸显品牌效应,景区游、乡村游稳步回暖。省外游客占比近20%,较去年同期提高30%,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内蒙古位居前五,浙江、江苏、广东等南方省份客源占比均有上升。

  同时,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服务机构监管强化行动,加强对“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务机构的常态化监督管理,确保服务对象的健康安全。

  <strong>房山区阎村镇</strong>

  2022年,毫无疑问是A股IPO的融资大年。统计数据显示,A股年度IPO融资总额超过4000亿元,仅发生5次,分别是2007年的4768.09亿元,2010年的4845.22亿元,2020年的4805.50亿元,以及2021年的5426亿元,以及2022年的5870亿元。

  吉林省民政厅厅长肖模文介绍,2022年吉林省民政系统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包括,及时将19.57万已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给予1.24万已脱贫人口临时救助,将125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二代制冷剂,正在被加速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自2020年1月1日起,发达国家第二代制冷剂的生产仅限于对仍存在冷冻和空调设备的维修。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已削减35%的第二代制冷剂配额量,目前处于加速削减阶段,到2025年将累计削减67.5%,到2030年之后,只保留2.5%的配额量用于维修市场。

林旭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