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草原“放牛班”的夏天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6 15:39:02

  中新网锡林郭勒6月25日电 题:锡林郭勒草原“放牛班”的夏天

  作者 奥蓝 张学文 孙振伟

  长号、圆号、小号……每周一至周四的晚7时许,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第四小学的排练室里总会传来乐曲演奏声,这是管乐团的小乐手们在练习。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心灵,为他们点亮心中的明灯。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也有这样一支寄宿小学学生音乐团。

  第四小学是一所由乡镇学校整合而成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学生全是原乡镇学校招生范围内的农村孩子,留守儿童约占17%。这里不少孩子性格相对内向,缺乏自信。2023年,第四小学“金号角”管乐团成立,这也是锡林郭勒盟所有小学中,唯一的一支管乐团。

  “我们这支乐团是‘京蒙协作’项目之一。”朱老师是第四小学的音乐教师,也是乐团4名指导老师之一。他告诉记者,之前学校也曾成立学校少年宫器乐合奏团,教授笛子、葫芦丝等乐器。后来学校负责人在赴北京结对帮扶学校实地考察和征求学生音乐社团意见后,决定探索成立一支管乐团。

  管乐团成立初期,面临乐器短缺和专业教师不足的困境。北京市昌平区教委和昌平区城关小学帮忙安排了支教教师,严格把关乐器配备,乐团就这样成形了。

  太仆寺旗是一座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边疆小旗县。对于生长在农村、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孩子来说,能免费学习弦乐、管乐、鼓等,并公开进行演奏,很不容易。

  目前,管乐团有队员56人,最大的13岁、最小的10岁。队员们几乎都是零基础,少数人之前有葫芦丝、笛子等民乐学习打下的乐理基础。

  “孩子们明白学习机会难得,都很刻苦。”朱永江告诉记者,自2023年9月确定成员名单后,孩子们进步飞快。“基本掌握乐器演奏方法只用了两个月,配合演奏第一首曲目也仅用了三四个月。”

  “我很喜欢音乐,但原来很多乐器都没见过。加入学校乐团后,我开始识谱,学习吹奏,每天都练习。”四年级的李佳艺今年11岁,是队里的圆号手。“每学期还能表演,特别高兴。”

  “认识了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我很开心。”面对记者的采访,长号手张子含落落大方。她还告诉记者,初学长号时总把握不好气息,练上一会儿,嗓子、嘴唇和脸都会疼。“现在不会啦,排练也得心应手。”

  “这两个女孩子都是最早加入乐团的乐手,一开始腼腆害羞,如今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演奏曲目了。”朱永江看着孩子们的变化,深有感慨。

  本学期以来,管乐团作为第四小学的特色社团,开始在旗教育系统的一些活动中登台表演,当地关注管乐团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临近毕业季,新团员的选拔工作即将开始,家长们对此热情高涨。

  对于管乐团小乐手而言,音乐显然有特别的意义。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孩子们在排练间隙常常哼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是大家最爱的词。

  次中音号手吴浩博是一名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以前他在家不怎么爱说话,加入乐团后,他常把排练的视频发给父母,回家也愿意和爷爷奶奶说一说发生在乐团的故事。“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看我的演出。为了这一天,我会努力练习。”(完)

  从前的绿皮车上“人山人海”,从车门进不去,就从车窗爬进去,有时候,厕所里都得挤着六七个人。高铁动车通了,车票不难买了,车厢也宽敞舒适了。去年回家过年,儿女给他买了从南京回重庆的飞机票,那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坐飞机,从舷窗往下望:“下面的山就像玩具,盘山公路像波浪一样好看。”

  申长雨指出,2012年以来的新时代十年,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新年开训,他们基于新大纲规定的能力目标,模块化组织针对性训练,围绕部队的战场适应能力,融入体系能力,对地打击专攻精练,深研武器系统的全功能使用,夯实基础,建强骨干,拓展能力,提升部队战斗力。

  2016年,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在松阳启动。如今,传统村落里错落分布的老屋,构成松阳独特的乡村历史风貌。

  今年春运,为了旅客出行的体验更美好、更温馨,粤港澳大湾区各大车站纷纷推出系列暖心措施。

  张新起:我当市委书记,办公室桌上一面国旗一面党旗,党旗就在我身边,但是我并没有把党放在心里面,忘了自己怎么面对党旗宣的誓,也忘了组织的培养。

林承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