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影迷的自述:我为什么反对屏摄?

来源: 未来网
2024-06-30 20:06:32

  采访时间:2月20日17时

  受访人物:影迷小D

  我是小D。今年30岁。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影迷,但我是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毫无疑问,我是非常反感屏摄行为的。

  我看电影的时候,当然也遇到过有人屏摄。每当那时候,我就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不阻止,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在场观众的观影体验;但若阻止,很可能会引发纠纷,而这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其他人的观影体验。大多数时候我就退缩了,因为我不想自己也成为那种影响他人观影的人。

  大家如果手头有电影票,可以观察一下,其实每张电影票的背面都会有不能摄屏的提醒。但现实中,很少有人会想到把电影票翻过来,认真地阅读上面观影须知。

  影院似乎可以做得更多。我在香港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影院除了在厅内显眼处进行文字警示,每场电影放映前还会播放有关观影礼仪的科普小短片。UA和百老汇等院线也把这个规范带到它们在内地的影院。它们的做法,我觉得其他院线也可以效仿。

  很多观众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屏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影院更应该进行正面的引导。事实上,我个人在买票时,也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更愿意提醒观众遵守观影礼仪的影院。

  其实我很理解一些观众看完电影后,想要“打卡”分享的心态。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用拍摄票根来代替屏摄。当然,分享带有海报和剧照的电子票根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始终认为,影院就是一个看电影的场所。它不是社交场合,更不是景点。我想在电影院做的事就是看电影,而不是去跟别人讨论剧情,或者拍照打卡。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很红火。我真心希望,观影不屏摄能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事实上,我在参加国内一些电影节的时候,发现观众基本都不会屏摄。为什么?因为电影节的观众都会默认这是个不好的行为。我相信,慢慢地,这种共识也能普及到普通观众中。

  最近,某位公众人物的屏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个很不好的示范。他的行 为似乎在告诉大家,屏摄是一件正常的事,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事。这可能会导致更多人在电影院屏摄。我希望在拒绝屏摄的共识形成过程中,公众人物尤其能以身作则。

  和小李一样奔赴海南的游客还有很多。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消息,元旦假期,海南全省接待游客10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3亿元。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5.19万人次,其中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4.84万人次。

在救援过程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1月10日电 题:纸片变成“黄金钞” 山西寿阳民营经济创新活力迸发

  “‘一带一路’没有排斥美国,也希望美国参加,但是,‘你不当头就不参加,你要参加必须当头,必须听你的话’,这种帝国思维已不适合21世纪的发展。”

  而在不少电商、短视频平台上,则充斥着另一种更为直接的套代购模式——买额度。一名报料者向记者透露,由于看到某电商平台上的买额度信息,自己曾出于好奇尝试着私信了对方,很快这位网名为“77”的人回复了一句“4手机1酒还在吗?450米可收,海旅线上下单直邮即可,不垫付”。

  “他说基本都是买化妆品和一瓶酒,大概会刷1万多的额度。”林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王筱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