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质微短剧如何更多受世界青睐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30 17:20:29

  体量“微”亦可价值大 时长“短”亦可品质精

  ——中国优质微短剧如何更多受世界青睐

  ◆吴翔

  这两年,中国的微短剧迎来快速增长。据统 计,抖音2023年每天主动搜索微短剧的用户数量增长2倍,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达500部,其中12部作品的播放量破10亿,微短剧日播放量增长了一倍。所谓微短剧,就是单集最长不超过15分钟,最短甚至不足60秒的剧集,在有限的篇幅内高频呈现剧情亮点,悬念感强,情节紧凑,很多观众直接称呼它们为“爽剧”。

  毫无疑问,微短剧的出现,对于那些“注水”电视剧是当头一棒,再加上周期短、置景成本低、拍摄成本少、变现机会多等特点,微短剧也给了影视工作者更强的动力。不过,由于高速发展,微短剧作品也曾一度面临良莠不齐的局面,很多剧只顾着“爽”,经常将喜剧奇幻、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凶杀探案等冲突性元素一锅炖,“锅”中却没多少营养价值。有些微短剧缺乏基本的价值观介入与公共理性载入,贩卖的是焦虑,兜售的是毒鸡汤。

  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从七个方面加大对网络微短剧的管理力度和细化举措,包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历经规范化管理后,微短剧行业转型升级,《逃出大英博物馆》《我是名角儿》等一批精品微短剧,用精彩故事传递社会价值,折射时代发展,给观众以思考和力量,让微短剧行业逐渐赢得尊重。

  如今,中国微短剧作品已经开始朝着优质化精品化的方向迈进。在不久前的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上,管理部门、创作者、专家学者对活力涌动的微短剧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创作和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芒果TV发起了“精品短剧扶持计划”、抖音发起了精品微短剧合作计划,宣布将携手多家媒体机构,未来一年围绕“向阳篇、向善篇、向美篇”三大主题和“致梦想、致青春、致温暖、致振兴、致国风、致想象”六个方向打造精品微短剧,首批共创的精品微短剧将于2024年3月上线。

  这些计划面向影视公司、媒体机构、MCN机构以及个人创作者,给予精品微短剧资金和流量扶持,鼓励更多专业媒体机构加入到精品微短剧的创作中来,这将为微短剧向上向善开拓出更多的可能性。影视正规军正纷纷入场,为微短剧行业带来不少惊艳之作。例如知名演员刘芸主演的《全职主夫培养计划》,杨蓉主演的《二十九》,还有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王晶、以《家有儿女》父亲角色夏东海闻名的演员高亚麟也相继官宣进军微短剧,华策影视、柠萌影视、长信传媒、北京精彩等影视公司也纷纷加速布局微短剧,将长剧的内容质量平移到精品微短剧中。

  越来越好看的中国微短剧也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曾经,中国的长视频的海外“主战场”是东南亚市场,而中国的精品微短剧则将内容成功“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总部位于硅谷的ReelShort团队已经开始尝试更本土化的制作方式,采用海外拍摄班底,启用欧美演员,在保留中国火爆的短剧题材内核的同时,结合欧美观众更熟悉的狼人、吸血鬼等题材,从而打造更本土化的短剧。而经过本地化包装、每集不到2分钟的欧美式“接地气”微短剧,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地用户。

  但撤县设区也存在一些问题。牛凤瑞说:“撤县设区经过相应报批程序即可完成,但这不等同于其积极效应得到了发挥。”实践中,应让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合理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这个地方离他的老师安托万·布尔戴尔的工作室不远。他老师的老师、雕塑大师罗丹的家和工作室也在大约两公里的地方。1922年,他接受了父亲、著名后印象派画家乔瓦尼·贾科梅蒂的建议来到巴黎,在“大茅屋”艺术院与后来都逐渐成为世界级大师的那些画家、雕塑家们整天泡在一起。当然,他也免不了晚上去附近的那些著名酒吧和咖啡馆消磨时光,这些地方都离得很近。贾科梅蒂和同时代其他那些气味相投的艺术家们一样,甫一来到法国巴黎,就直奔蒙巴纳斯街区,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巴黎生活的主要活动范围,也就是在这个直径最多五六公里的小圈子之内。而他们的灵魂,即使在他们离开了巴黎乃至离开了人世之后,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类似案例和判决并不鲜见。“试工期”“试岗期”以及“未建立劳动关系”“未转正”等,不是逃避工伤赔偿责任的借口。建议用人单位在“社保空档期”购买雇主责任险以分散用工风险。

  到达预定空域后,俞天翔按照教官强调的要领沉稳操作,投入单飞课目训练,先后出色完成最大角速度转弯、最小半径转弯、大迎角小速度机动等特技内容,战术动作实施标准规范。

  <strong>上市遭遇奶价低迷</strong>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表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春运表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铁路、民航、公路的旅客发送量预计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客流量整体走势方面,春节前的客流高峰较往年相对平滑,但探亲流与务工流在春节前5至7天内仍将出现明显的叠加效应,客流高峰时段传统返乡线路的运力仍然偏紧。

张芷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