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来源: 人民网
2024-06-26 14:27:32

  中新社上海1月25日电 题:上海创设“基础研究先行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中新社记者 许婧

  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上海两会期间,如何精准发力、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成为关注焦点。代表委员们指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上海近年来持续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在全国首设“基础研究特区”。今年初,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揭牌,拟通过10余年的努力,在基础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去年底,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宣布建立10年长周期稳定投入支持机制,实施宽松评价,建立符合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和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研究环境,鼓励科研人才勇闯创新“无人区”。

  谈及“基础研究先行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解释称,先行区的本质,是把原来对于基础研究项目的评审、挑选中过于细化的要求进行升级,更加注重选人而不是选项目。“基础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希望通过先行区能选到一批有潜力、有能力、有基础、有情怀、有追求的优秀科学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长周期的保障。”

  支持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要有各方支持和 保障。

  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安琦说,高风险的科研项目一旦成功往往就可以产生颠覆性的成果。对一些通过专家研讨认为确实属于带有一定风险的探索方向,可以实行更加灵活的考核模式,比如延长考核周期,甚至取消考核,让高校里的科研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更加敢于承担高风险的科研项目。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严伟呼吁,让基础研究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要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薪酬和评价体系。建议出台支持年薪制的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兼顾市场性和竞争性的薪酬模式;同时有序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保障性工资占比,真正实现薪酬的保障与激励功能的有机结合。

  在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教授任捷看来,项目和经费是获得原创成果的保障,但不可将项目经费作为“目的”;不应以“项目数、经费数”作为职称待遇评定的硬指标,而应客观依据其成果成效,避免科研人员舍本逐末“跑”项目“跑”经费,从而让其真正潜心到科研问题里去。

  上海市政协委员周立旻注意到一个现象:政策的更新往往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导致新兴领域和模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

  周立旻表示,政府要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沟通,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确保政策始终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保持同步。同时,针对前沿性的创新技术,在保障环境安全等前提下,以最大灵活性,简化相应审批流程,加速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速度,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关键在人才。代表委员们指出,“高精尖”人才规模不足、能级不够已成为上海提升科创中心能级的制约因素之一。

世界杯众神归位……

这一比赛最后阶段的进球让美国媒体慌忙为头版头条修改比分,美国队就这样以1比1战胜了对手(纯属网友恶搞):

盈方是全球领先的体育营销和体育媒体制作公司,也是国际足联指定为亚洲地区的足球赛事转播独家销售代理,这些赛事就包括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和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

当然,我的焦点在荷兰VS塞内加尔这一场。上届无缘世界杯的橙衣军团卷土重来,期待郁金香绽放。

贝林厄姆“出道”于伯明翰城俱乐部

卡塔尔世界杯已经拉开帷幕,初识足球的小伙伴是不是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世界杯上为什么看不到英国队?赛场上我们见的英格兰队是英国队吗?

林玮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