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山西上党:花馍飘香年味浓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9 16:13:43

  中新网长治2月7日电(李庭耀 赵彦杰)龙年春节将至,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多家花馍作坊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花馍飘出香气,便有了浓浓年味。2月7日早上6点,手艺人李亚茹已在和家人一起制作花馍。

  “制作花馍要经过调色、和面、捏形、蒸制等多道工序。”李亚茹告诉记者,果蔬调色、纯手工制作的花馍不仅好吃,而且造型美、寓意好。

  她正为客户赶制一款名为“龙凤呈祥”的花馍。一个个彩色面团在他们手中被揉、搓、捏,再经过剪刀、牙签等工具,变成了不同造型,“蒸制完成后进行组装,‘龙凤呈祥’这款花馍要用4个小时来完成”。

  两年前,李亚茹跟随师父学习制作花馍,后来自己开店,生意越来越好。进入腊月,花馍订单每天都在增加。她的花馍作坊还能给附近村民提供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

  “元宵节烤灯糕,一年日子节节高”是山西长治上党区民间流传的俗语。“灯糕是花馍的一种,主要材料是白面和红枣,一层一层制作,预示着一年日子红红火火、步步登高,很多客户都是年前预定。”李亚茹说。

  “花馍订单已经排到了正月。”李亚茹告诉记者,她和家人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一直忙碌到天黑,每天都有人订花馍、取花馍。

  为了迎接农历龙年,李亚茹还在传统花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蒸制带有“龙”元素的花馍 ,受到消费者青睐。(完)

  “人哄地一时,地哄人一年。不下地,你吃啥呢?”刘淑军不解。

  ——重重大山封闭了道路,也封闭了乡亲们的思想。阜平人穷久了,思想都麻木了。年轻人跑到外地去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地都撂荒了。村庄越凋敝,年轻人越不肯回来,形成恶性循环。

  十堰丹江口市茅腊坪村村民王金学:“2020年5月18号的早晨,儿子在医院里抢救了三天,到场他身体都是凉的,儿子说上金矿做个七八个月,能挣个七、八,上十万块钱,回来垫点账一还。背地里我也是掉的眼泪多,在山上做着事,累狠了,做不动了,特别是做不动的时候。我和老表在山上挑红薯叶子, 绊了一跤,绊哭了。我说不是绊哭了,是累得干不动了,儿子又不在了,想到这个,就在那哭起来了,在那个山上。”

  当被问及如何破题未来发展时,冉慧毫不犹豫地说:“靠交通。”在多年来的基层走访和调研中,她深刻意识到交通仍是制约武陵山区乡村发展的瓶颈,并持续针对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的大交通在全国人大提出不少建议。“今年的两会,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之外,我将继续关注渝湘高铁建设。”冉慧说,“争取高铁早日通车,带动家乡人民踏上更好更快的致富路。”

  变化:塑造投资新生态

  经济回暖往往也意味着用人需求增加。然而,广东“季节性用工荒”、争抢普工的现象却在显著减少。

施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