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呈现三大特点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6 12:09:42

  据悉,本次 国家科学技术奖呈现3个

  一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基础研究领域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自然科学奖连续9次产生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方面取得的重要科学发现,推动我国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在国际最前沿。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卫生、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厚积薄发,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继2001年度王选院士获奖之后,再度出现60后,薛其坤院士是历年最高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三大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完成人占比40%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奖中,45岁以下完成人超过一半。

  三是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中,既有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灵奖”的顶尖科学家,也有在共建“一带一路”、生物技术等方面与我国深入合作的著名学者和工程技术专家,合作领域和国别分布广泛。

  据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奖工作以突出战略导向、提高奖励质量、净化评奖风气为重点,严格依规组织开展。评奖工作重点举措主要包括3个方面:

  一是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作出创造性贡献作为提名和评审的重要原则,围绕国家战略需要,优化评审组设置和评审委员会专家构成,强化重点领域。

  二是完善提名机制。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压实提名者对提名材料把关、协助异议处理核查等责任,要求提名者与候选者所在单位对候选者政治、品行、作风、廉洁等情况做好审核把关。

  <strong>“90后”创业者:“所做即所爱”</strong>

  陈元是个名副其实的铁路小站人。工作42年以来,陈元辗转5个五等小站、变换3个行车岗位,一直坚守小站,从2008年调到青溪站以来,一干也快15年了。每年春运,陈元都坚守岗位,未曾缺席一次,经历了42个春运,有着浓浓的“春运情结”。

  2016年4月初,张辉无意中得到一个太湖图影马拉松的名额。赛前,他做了很多功课,还专门向前辈咨询如何进行赛前准备、比赛过程中需要如何分配体力、如何补给等,又进行了几次突击训练。

  据了解,为“发挥金华籍乡贤人才较多优势”,金东区推动新乡贤工作体系迭代升级,利用春节、国庆等乡贤返乡时机,举办乡贤大会、恳谈会、团拜会等活动,共叙乡情、共谋发展。开发新乡贤通数字应用,建立微信塔群50余个,加强日常沟通交流,收集金点子500余条。

  据法新社报道,成千上万没有门票的球迷聚集在巴士拉国际体育场外,希望观看将于当晚7 点开始的伊拉克和阿曼之间罕见的主场比赛。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9日选举李秀领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齐静(女)、张建东、庞丽娟(女)、闫傲霜(女)、侯君舒、于军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殷勇为市长,夏林茂、亓延军、靳伟、于英杰、谈绪祥、高朋、刘宇辉、司马红(女)为副市长;选举陈健为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寇昉为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新华网)

李奕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