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姐姐”工作室出圈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13 05:00:11

  花都区新华街街坊有一个“可倾诉可信任”的身边人

  “清华姐姐”工作室出圈

  “‘清华姐姐’,谢谢你!”“有问题,找‘清华姐姐’!”在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清华姐姐”的名号可谓是家喻户晓。她就是花都区新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黄清华。

  在花都区新华街公园前路44号二楼,一处不起眼的老楼入口处悬挂着“星梦工作坊”的牌匾,这里是花都区手牵手特殊孩子志愿者服务队为“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提供服务的地方。推开门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不一会,整个工作坊便映入眼帘:空间约200平方米,有一个烘焙室、一个厨房、一个包装室、一个课室、一个仓库和一个休息室。

  工作人员毕艳桃正在给五六个孩子讲解烘焙技巧。本次课堂内容是让孩子们学会制作燕麦坚果饼干。毕艳桃首先将各种原料放在桌子上,展示给孩子们看,然后耐心讲解饼干制作的全过程。在毕艳桃的指导下,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操作流程。看着亲手制作的饼干摆在面前,孩子们和陪伴的家长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谈及创办“星梦工作坊”的初衷,毕艳桃说:“这多亏了‘清华姐姐’,早在2018年,‘清华姐姐’工作室就创办了亲子烘焙班,并请了专业老师指导我们制作各种美味的点心。我们还听‘清华姐姐’讲了许多关于‘星星的孩子’的故事,于是灵机一动,一个致力于培养‘星星的孩子’烘焙技能的工作坊应运而生。‘清华姐姐’还经常给我们提供帮助,让我们对继续做下去充满信心。”

  黄清华从2014年开始便留意到“星星的孩子”这个特殊群体,不断通过实际行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星梦工作坊”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提供免费爱心晚餐,让老人吃出幸福感;开设女性悦享学堂,提供技能培训公益课程,帮助家庭妇女再就业;打造“未成年人心灵护航”服务品牌,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除了守护“星星的孩子”,黄清华还带领工作室,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倾力守护“一老一小”群体。工作室服务人群和服务项目不断增多,累计开展公益志愿活动3600多场次,帮助困难群众近80000人次,成为街道集聚各界爱心力量的重要载体。

  “这就是我们的‘清华姐姐’,她是我们公认的‘可倾诉可信任的身边人’。”新华街坊张奶奶说。对于大家的赞誉,黄清华表示,她将积极带动更多身边人,为关爱“一老一小”、关爱女性持续贡献力量。近日,第九届广州市道德模范、道德模范提名奖揭晓,黄清华榜上有名。

  广州日报全 媒体记者董业衡、耿旭静

  当然,这副“眼镜”功能的强大,有赖于基础研究的突破。“低镉基因导入之所以两年多就有了结果,是因为对低镉基因功能序列已十分清楚。”叶荣建介绍,水稻预测约有5万个基因,目前克隆并清楚功能的约4000个,一个基因的功能认知可能要花费好多年,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疫情发生三年来,2023年的开春成了西双版纳楼市分水岭,所有的阴影、低迷似乎都一夜之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珍贵的信心和预期。

  “实验室不仅承担检测分析任务,也在探索基因奥秘。”种子管理员聂东明推开厚重的安全门,保存着10多万份水稻材料的种质资源库呈现在眼前。在这里,4摄氏度的温度下,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可以安全储存5—10年。

  今年春节假期后,江苏女孩高薇额外休了5天年假,坐飞机到西双版纳旅游,她本以为可以错过人流高峰期,没想到酒店依然难订,就连在星光夜市拍傣族服饰艺术照也要排队,一直排到半夜12点才拍上。

  品尝美食也是比拉一家人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今年,除了虾饺、叉烧包等传统广式茶点,比拉一家还去吃了全家人最爱的火锅。虽然餐厅里食客满满,等位也花了不少时间,但一家人还是吃得心满意足,“我们以前在湖南待过几年,已经习惯了较辣的口味,吃火锅也最喜欢吃麻辣锅,好吃极了。”比拉说。

  一是去年南方制作腊肉较少,今年鲜肉的需求会有所增加;

程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