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03 07:55:30

  央广财评|向“新”而行、提“质”致远 中国经济再获国际机构“信任票”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0%。不久前,多家国际机构也在发布的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速的预期,其中摩根士丹利从4.2%上调至4.8%,高盛从4.8%上调至5.0%,德意志银行从4.7%上调至5.2%。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季度GDP的强劲增长,以及近期推出的有关政策举措。

  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数据的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机构上调预期值背后的逻辑。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高质量发展任务,中国各地开年以来努力“拼经济”,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多领域新动能加速成长。

  看投资——前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7%、14.5%。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9.6%、10.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7.6%、19.9%。

  看外贸——前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前4月船舶、电动汽车、工程机械、体育用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08.4%、28.3%、16.2%、13%。进口延续向好势头,前4月制造业中间品进口2.89万亿元,增长10%,占进口总值的比重达48.2%。

  看生产——前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比1-3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6.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5.6%。

  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增长引擎。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在2024年到2025年将贡献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的46%。美国彭博社预测,2024年到2029年中国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将达到21%左右。

  高质量发展要素不断积聚,持续吸引国际机构和跨国企业与中国“双向奔赴”。开年以来,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一个个知名企业家来华的“热搜”背后,是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 %。

  波司登几乎是顺着常熟的产业发展轨迹走上高位。与其他“苏南模式”服装厂类似,波司登是由乡镇企业转制而来,最早为1976年组建的常熟市白茆镇山径村缝纫组。上世纪80年代,山径村缝纫组完成了向山径服装厂的转制,并在为上海代工过程中找到“金钥匙”——羽绒服。常熟服装企业也纷纷加码这个利润高、市场大的品类。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预期寿命增加,癌症将变得更常见。世卫组织表示,预计未来几十年癌症新发病例数将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比2020年增加近五成。

  胃内空虚,推断死亡时间距末次餐后4小时以上;根据尸体腐败程度,结合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胡某宇尸体符合长期暴露在室外空间的各种特征。(人民日报)

  看起来,他是去斡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关系的——呼吁两国保持冷静,共同寻求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得不说,新年以来,中东并不太平。譬如当地时间1月27日犹太教堂枪击事件之后,以色列于1月29日封锁了枪手的家,并准备强拆。同时,以色列还对伊朗进行了“特别军事行动”。这种情况下,中东相关国家之间确实需要真诚的、公平的斡旋。至于布林肯是否能代表美国做到这种真诚与公平,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在这样的渲染下,美国有了借口,不断增加自身军费支出。根据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美国国防经费达到创纪录的8000多亿美元。其中在亚太地区,美国将继续为“太平洋威慑倡议”拨款,提高其战备水平和反应能力。

  <strong>(十七)创新社区治理模式。</strong>按照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原则,加快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安置社区组织体系。加强安置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设立居民委员会的,应根据搬迁人口城镇落户进度和居住格局,科学确定居民委员会规模和辖区范围,推动居民委员会“应建尽建”。确需保留村民委员会的,应妥善做好村民委员会调整工作。加强安置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引导群众形成科学健康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居民融入社区。强化安置社区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安置区街道、社区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力度。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安置区地名信息采集更新与共享应用,强化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畅通搬迁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加强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心关爱,切实加强其教育就学和基本生活保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许昌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