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布达佩斯成立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2 10:23:36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 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和中东欧地区最具学术盛誉的高校之一。两校联合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见证和推进中匈友谊的重要机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将全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发展,务实深化中国—中东欧人文和学术交流,助力架稳架宽中匈文明交流互鉴之桥,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方案智慧、作出文明贡献。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代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致辞。他表示,两国高校应跨越国界,建立紧密联系,不断互学互鉴。期待未来依托中心,进一步推动两国学术往来、跨学科合作,培育理解两国语言文化的青年人才,打造更多联合研究项目及学术品牌,为匈中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力量。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未来愿同匈方一道,以研究中心为平台,深入推进中匈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添砖加瓦,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致力于在文明问题研究、中匈院校合作、中匈出版合作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

  此次活动为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收官。该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匈牙利罗兰大学联合主办。此前已举行“新汉学计划”欧洲地区青年学者圆桌会谈、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完)

  模式一:奥杜威模式。系最初的石器制作技术,为简单砾石/石核石器,加工简单,类型单调。

  既要让新能源上得了“网”,也要让新能源下好“网”。多年来,新疆电力始终立足疆内疆外“两个市场”,持续通过加大电力市场化和深化电能替代开拓新能源消纳空间,新能源内消外送的“齐头并进”。

  人免疫球蛋白是否适用于COVID-19患者呢?

  “而太阳,太阳/使那号角射出闪闪的光芒……/听啊,那号角好像依然在响……”这几句诗出自艾青的《吹号者》。回顾百年历史,诗歌一次次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扮演了奏响时代先声的“吹号者”的角色。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关头,汉语诗歌作出了许多回应,诗坛涌现出不少新趋势、新变化和新动向。

  他说自己最近正在读《一个安全员的自我修养》,准备将这本好书分享给安全员工友们,还将几年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感悟总结成一首“顺口溜”:遵规守法,责任当先。心存侥幸,悔恨莫言。违章作业,血泪蔓延。责任落实,幸福团圆。

  主会场的正中,快板、川剧变脸、单弦(京剧)等传统文化节目轮番上演,收获了居民们的阵阵掌声。糖葫芦、对联、传统小吃、非遗手工艺等民俗摊位也吸引了居民的围观。

白子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