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件(套)展品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非遗保护实践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9 10:12:30

  中新网北京6月7 日电 (记者 应妮)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活动。

  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各地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1.2万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特色活动。重点活动包括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活动集中宣传展示中国履行国际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为国际社会提供“中国方案”的成果。

  启动仪式上,5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捐赠了优秀作品。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同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多角度立体展示形式,呈现非遗守正创新、继古开今的时代风貌。展览着重强调非遗的活态性和丰富性,深度挖掘展示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古戏楼,选取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项目,通过戏曲名家现场展演和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戏曲经典片段;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传统制茶技艺单元展示了茶的种植场景、制作技艺、文化空间,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重点展出三大史诗、端午节等14个项目,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据悉,展览展期长达一年,将持续至2025年6月。展览期间将邀请10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并通过两条非遗街区、八个体验互动区和十五个多媒体展项,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完)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正走上快车道,家电作为消费经济中的大宗产品、重要支柱,产业的复苏和发展对整体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年货节,京东家电联合众家电品牌开启“过年焕新家还得是京东”家电年货节,通过“产品、服务、价格”全面布局,刺激消费,拉动家电经济持续复苏。

  西岑科创园区内,9个不同主题的“水乡智岛”,打造出工作、生活、休闲、教育无边界融合的水乡岛屿社区,包括TOD服务社区、总部社区、研发社区、初创社区、上下游社区、机构平台社区、创新人才社区和2个休闲居住社区。据介绍,西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将保留全部现状河道,并在沿河道的绿色廊道内,创造可在雨季被淹没的区域,让区域内的大片水面和生态廊道绵延相连。在这里,可工作、可漫步、可休憩。预计到2030年,西片区将建成低碳科创园区,碳排放量较标准情形减少20%以上。

  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20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120元。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苏州1月9日电 (记者 钟升)拎着苏式八珍礼盒、捎上两箱新疆红枣,再带上满满的思乡之情。9日,一批苏州台胞在上海浦东机场顺利登上飞往台湾桃园机场的航班,准备与家人一起欢度春节。

  “我每天听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音乐,最近我在看《红楼梦》,去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2020年回到越南工作后,杜氏清花没有停止学习中国文化,她渴望能重返广西艺术学院继续深造,争取更多在中国表演的机会。

  近来,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从东部沿海到内陆省市,多地外贸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掀起到海外“拓市场、寻商机”的热潮。

李胜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