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7-01 03:22:49

  ■ 两会观察

  高质量教育体系绝不是高学历教育体系。

  全国两会,又恰逢研究生招生,相关话题引人关注。

  这是事实。不少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在考研初试上岸后,对即将进行的复试都很忐忑,担心自己的“第一学历”影响面试评分。而在研究生招生中,一些导师也确实更青睐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其中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一些高校把新招学生来自985、211、双一流高校有多少比例,作为评价招生政绩的指标;另一方面,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也存在强化考研的办学导向,甚至有学校就围绕考研科目组织教学。这导致来自这些学校的考研生,存在考研初试分数很高,综合素质却欠缺的问题。

  因此,破除“第一学历”歧视,需要完善研究生招生复试,建立科学的基于能力的学术评价体系。同时,要明确要求所有招生单位,不得宣传、炒作录取了多少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要清理学科专业建设评价中,所有相关的招生政绩指标。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则要扭转以学历为导向的办学定位,重视学生完整的本科教育。如果只追求考研率,不仅会助长研究生招生中的“第一学历”歧视,也会让就业中的“第一学历”歧视愈演愈烈。

  按“第一学历”进行评价、选才的 理由是,学校出身决定了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素质,可能个别学生会因此受到不公对待,但整体进行这样的评价问题不大,且可提高评价效率。

  但毫无疑问,强化“第一学历”的招生招聘,除了刺激学历内卷、导致学历高消费外,并不利于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

  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这要求高校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己任,但高质量教育体系绝不是高学历教育体系。尤其是,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60.2%,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是时候推进全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了。

  在这部20多分钟的纪录片中,“梦想”是一个关键词。问吉牛木牛和阿作伍勒,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成为足球运动员,站上更大的赛场。对足球少年追逐梦想的生动呈现,是这部纪录片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

  二是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助力经贸往来更加便捷。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扎实推进,我国与东盟货物进出通道更加便捷,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其中铁路运输增长比较迅速。2022年,我国以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97.6%、26.7%和15.5%。特别是2021年底,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更是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动力。2022年,我国与东盟通过铁路运输货物中,经过中老铁路运输的比重跃升到44.7%,对中国与东盟之间以铁路运输方式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除了在线下扩大门店规模,连锁品牌健身房对线上业务的拓展也毫不松懈。

  回顾《中国奇谭》的创制作历程,可以说“爆款出圈”并非偶然,而是上影集团全力推进“十四五”精品内容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2020年,《上影集团“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精品内容”、“大IP开发”摆上战略首要位置。上影旗下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集团“精品内容“三大创作主体之一,集中精力抓选题、出精品。除《中国奇谭》外,还有《燃比娃》《新雪孩子》《新邋遢大王》等“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创作项目,都是美影志在打造新时代动画标杆的力作。

  全市将在104个演出场馆举办244台剧目1687场演出。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院团将推出迎新春经典剧目展演,近千场话剧、儿童剧、脱口秀等也将在各类演出空间上演,为传统佳节营造喜庆祥和的艺术氛围。

  打官司谈何容易,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化的张女士整天愁眉苦脸,“自己本来就不认识多少字,对相关法律知识更是不懂。”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有朋友告诉她可以找工会试一试。

刘泓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