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防范化解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重点领域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9 05:29: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这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基础,“稳”就要求不能发生系统性风险,而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是系统性风险可能滋生的温床,所以必须防范化解这些领域的风险。

  田利辉说,房地产是中国多年来的支柱性行业,其体量、规模、影响力意味着必须要把房地产风险处理好。地方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积累了比较重的债务,根据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地方债风险没防范好,会给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反之,则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吸纳大量资金资本,一旦出现风险,社会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重点对待上述三大风险。

  应该如何化解上述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在田利辉看来,会议提出的解决思路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房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房地产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要得到保障,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这是行业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此外,房地产行业未来也应切实重视“三大工程”,不应只关注商品房建设,而应寻求多元业务发展。未来房地产行业要结合国家战略,找到自己有效发展的新模式,比如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

  关于地方债风险, 会议提出,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在田利辉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是统筹好地方债的两个方向——稳和进,即一方面要化解风险,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地方政府的“入不敷出”,影响民众生活。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今年7月底以来,中国各地积极通过财政化债和金融化债等方式推动区域内隐性债务化解。其中,特殊再融资债券超预期发行,截至12月8日,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超过13000亿元人民币。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特殊再融资债券化债主要缓解的是当前风险,仍有必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抑制隐性债务产生的土壤。预计中国官方明年将继续推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作,硬化地方债务约束,防止隐性债务化而不绝。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亦强调,必须有效化解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同时加强地方预算管理,做好债务资金的监控监测,防止出现资金浪费。

  对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要推动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通过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转股协议存款等创新方式或使用应急可转债等方式拓宽资本金补充渠道,积极稳妥引入基金、年金、外资金融机构等长期、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以提高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和夯实风险抵补能力,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损失吸收能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现代化”本身即意味着人类对自身认识从古典到现代的跃升,彰显着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标指向上实现了深刻变革。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需要呈现出人类文明朝着更高标准演进的动态趋势,而不是冰冷的、机械的社会发展形态更迭。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持续性作了系统批判,论证了社会主义先进制度何以能够实现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人民根基。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运行机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强调维护人民群众全面综合发展的权益,进而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具体要求。

  <strong>从缺乏维护、维修靠居民解决到引入物业公司市场化运行托管、推进社区养老,长效化管理更完善,社区运行井井有条</strong>

  本报记者 强郁文

  各网红打卡地推出82项主题活动

  “带押过户”操作简单,存在抵押的不动产需要上市交易的,卖方可不需要先归还原有房贷就可完成过户登记,买方可带抵押过户获取金融贷款。这种操作模式简化了交易流程,缩短了购房周期,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路,对于优化房产交易流程意义不容小觑,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手段。

  年度教育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

苏碧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