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大行动”增加自身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2 05:10:29

  中新网长春6月20日电(高龙安)记者20日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该省正通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评估提升行动、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提升行动、气候敏感产业适应能力提升行动等“十大行动”,加快形成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新体系。

  当天,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春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该省建设国家级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情况。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公布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吉林省长春市、延边州入选。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张齐斌介绍,1960年以来,该省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平均气温升高速率达0.3℃/10年。气候变化对吉林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张齐斌介绍,2023年,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会同22个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吉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包括推进气候适应型机场、铁路、公路建设,提升交通系统气候变化韧性;增强电力系统、油气输送通道等能源设施气候适应能力;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讯网络应急能力等。

  长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黄显威介绍,目前,长春市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达35分钟以上,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8%。同时,当地积极推进奥迪PPE零碳园区、启明信息近零碳产业园、中鼎新能源近零碳工厂等16个低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十三五”以来,长春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达15.73%。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延边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冷冰原表示,该州以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为核心,合理利用开发的森林生态资源,推进保护河流水系、生物迁徙通道等生态廊道建设,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冷冰原介绍,延边州应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精细服务能力,针对全州灾害性天气的实际特点,制定了强降水、雷电、干旱、大风、雾霾、冰冻灾害、城市内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灾害应急管理方案,并加快了州、县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完)

  我认为,生肖文化是深入了解中国的切口,只有贴近中国文化土壤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意涵。研究生肖文化可以理解其沿袭千年的习俗,还可以借鉴其实用价值。

  橡皮艇靠岸时,船员刘引强早已等候在此。他把橡皮艇系好,而后与许鹏、赵战伟合力把4名溺水者逐一救起。

  今年“春节档”有《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交换人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深海》七部影片上映,题材覆盖喜剧、科幻、悬疑、体育、动画等,相比往年更加丰富多元,真正体现出一种“最强春节档”的实力。

  置办年货、吃年夜饭、祭祖、祈福、走亲戚……张钦伟此次回乡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红桃粿、反沙芋头、糖葱薄饼,这些是我们潮汕人过年要吃的传统小吃,也是我在外想了好久的家乡味道。”张钦伟说。

  由印尼三一一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奉献的该场精彩中华文艺表演,有古筝演奏、太极拳、茶艺、舞蹈和中国民族服装秀。观众对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十分感兴趣,除纷纷驻足观看外,还饶有兴趣体验了太极功夫、书法和剪纸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多个景区在发布临时限流措施的同时,也呼吁西安市民错峰出行。西安官方表示,要“优先让远道而来的外地游人,感受千年古都文化魅力。”

吕上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