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前大使:在华12年,我为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所触动 | 世界观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2 05:32:33

  “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50周年,不只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节点,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更代表着两国在过去50年里,在充分互信 互为伙伴方面的决心和成果,”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Dato Abdul Majid)向中新网表示,两国半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两国带来了益处,更是造福了整个(东亚)地区

  见证历史,回忆两国关系关键时刻

  1998年至2005年期间,马吉德曾担任马来西亚驻华大使。他作为马来西亚外交人员,两次被派驻华,在华时间前后共计12年之久。

  作为马中关系发展和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人,他不禁感慨:“在上世纪70年代两国建交之初,双方接触还十分有限,如今在互信尊重、睦邻友好的坚实基础上,马中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回顾这50年,马吉德分享了他眼中,马中关系的几大历史性时刻。

  其一,便是1974年5月31日,马中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其二,是1971年时,马来西亚在联合国大会上投出赞成票,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助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是2022年以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上任两年间,两度访华,强调了挖掘共同价值观对增进文明对话的重要性,推动了双边交流和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中方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马来西亚也是第一批响应支持的国家。两国共建的标志性项目东海岸铁路完工后,将贯通马来西亚东海岸和西海岸,为相关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马中两国在过去50年里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马吉德表示。因此,他相信两国关系能够轻松地迈入下一个阶段。

  在华12年,畅叙与中国的情谊

  谈及这些年来,他亲眼见证的中国社会变迁,马吉德认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中国时,他就被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所触动。

  “中国民众十分支持对外开放政策,将其视作发展机遇,”马吉德回忆道,“许多中国人不畏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齐心协力建设国家。”

  此外,马吉德坦言,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也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积极印象,“特别是在短短20年里,中国人能迅速接受新鲜事物,学习及应用新兴技术。”

  中国即时通讯软件的流行就是一个例子,马吉德表示,这类软件给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带来便利,由于它们强大的功能集成,部分软件如今也在马来西亚流行起来。

  中国产品在马来西亚流行的背后,是两国之间共有的文化和价值观。现任马中友好协会会长的马吉德认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离不开更密切的人文交流。

  学习双方语言则是加强文化交流、增进双方理解的重要方面。马吉德指出,如今,不仅马来西亚设有更多孔子学院,马来语在中国也越来越流行。

  十几年前,中国只有一所大学提供马来语课程,如今,中国已有多所学府设立了马来语专业。

  不止是人文交流,马吉德表示,科技交流与合作,也是马中双边关系发展的重中之重。

  他认为,科技合作是全球大势所趋,中国作为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相关新兴技术的前沿国家,有许多优秀经验值得马来西亚学习。

  5800米的雪古拉峰是他第一次登顶的山峰。站在峰顶,山风呼啸而过,吹得旗子招展,一种干净利落的声音。张洪更加确定了,登山,就是那个抽象的方向,那个一直在寻找的“具体的事”。

  还如,强化诉源治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案例五中办案检察机关通过联合相关部门搭建平台、整合数据、对有刑事风险的科创企业进行事先预警评估,督促开展合规整改,探索建立适度容错机制,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同时,通过制发数据合规指引,引导企业自主构建数据合规管理、运行、保障和处置体系,强化企业数据安全保障意识和犯罪预防意识,实现“惩”“防”“治”工作的一体化开展,较好地推动了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的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了区域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彰显了检察担当。

  相约除夕夜,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与您共迎癸卯兔年新春!

  广东省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跨省“逆向招工”,用政府公信力为招工诚信背书,有助于保障招工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给劳动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有助于规范招工程序,提升招工质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企业订单暴涨、亟须补充用工之际,有关地方和政府部门敏锐捕捉企业的用工需求,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组织企业及人力资源机构跨省招工,并辅以发放“新招员工奖励补贴”、“以老带新”奖励、“中介机构引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是对企业实打实的关爱和支持,可望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的难点、堵点、痛点,减轻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对企业保订单、破解“用工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她的长头发被掖在了脖子上系的毛巾里,但黑色头盔上的红色大蝴蝶结,还是可以让人一眼就辨认出车手是个女孩。

  拉贝希表示,他亲眼看到了新疆的真实情况,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钦佩,“正如中国主张的那样,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新疆各族人民都享有良好人权保障,我们对新疆未来充满信心”。

叶素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