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模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多元发展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9 09:18:2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文+”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何谓“中文+”?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文+”是高频词,如“中文+中医”“中文+旅游”等。有学者认为,“中文+”是在学生具有一定中文能力的基础上,借助中文进行其他专业的教学,主观上把中文能力作为首要能力来培养。我们认为,“中文+”的“+”,可解读为“基于”或“应用”,如“中文+旅游”就是“基于中文学习的旅游职业教育”或者“中文应用于旅游职业教育”。若把中文能力与旅游服务等专业技能相比较,中文能力是基础,专业技能占主导地位。从教学安排来看,中文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专业技能学习时间更长;从学习顺序来看,前期是中文学习,中后期则是实用技能学习为主,同时学习中文。也就是说,“中文”教育中,中文是重点;“中文+”教育中,“中文”是次重点。

  所以说,“中文+”概念涵盖了“中文+旅游”“中文+中医”等一系列概念,是一种“基于中文应用的跨学科群”命名方式,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现实意义。

  在海外,2020年,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在线签署《关于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去年3月,中国和泰国教育部门共同创办的语言与职业教育学院在曼谷成立,标志着中泰双方在中文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为两国职业教育开展全面合作拓展了渠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展望未来,“中文+”模式具有更丰富的创新可能。对于学习者而言,中文学习更有吸引力,可以从“中文+”的“+”这个不同视角了解中国文化。对于教育者而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我们坚信,“中文+”将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思维方式,释放语言的能量,助力国际中文教育的多元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袁礼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研究员,李德鹏系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编审)

  在本届澳网男单资格赛开赛前,张之臻已经凭借世界排名直接入围正赛,吴易昺也获得参加正赛的外卡。“比赛前我还开玩笑,让他们在正赛等着我,很高兴我的话成真了。”商竣程闯入正赛后笑着说。3名中国网协男球员出现在大满贯正赛签表中,展现了中国男子网球的进步。

  3家公司“亏光”公司市值,中天金融预计亏损125亿元-139亿元。正邦科技预计亏损110亿元-130亿元。ST广田预计亏损30亿元-45亿元。

  杨苡15岁时,杨宪益给她看了刚问世的《家》。她觉得巴金写的《家》和自己家很像,祖父都在四川做过官,都有老姨太。也是在杨宪益的建议下,1938年,她南下昆明求学,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负责运营管理唐山LNG接收站的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俊明介绍说,该接收站日最大供气量占北京冬日高峰用气量的35%至40%左右,是保障京津冀地区用气的可靠气源之一。今年春节期间(1月21日-27日),该接收站共计气化外输2.11亿立方米天然气,创五年来春节期间外输量新高。

  日本电池产业链曾押宝在氢燃料电池上,以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动力电池企业在没有好的产业链环境的前提下,逐渐落后于中、韩企业,未来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还可能会进一步萎缩。

  目前,油茶生产已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施内容。广东还启动油茶保险试点,将肇庆市、韶关乳源县、梅州兴宁市、河源龙川县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给予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广东将争取在2024年实现油茶保险全省全覆盖。(完)

李敬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