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东:全球发展倡议是落实2030年议程的“加速器”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7-01 03:52:32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国璇)“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因应时代需求提供的公共品,在核心理念、行动宗旨、重点领域、落实路径等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共通一致,也优势互补。”

  近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周太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在不少可持续发展目标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况下,全球发展倡议展示了中国有意愿、有资源、有技术、有能力推动各方一道落实2030年议程的“下半程”,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作用不断显现。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旨在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

  “2030年议程明确提出人类(People)、繁荣(Prosperity)、地球(Planet)、和平(Peace)以及伙伴关系(Partnership)的‘5P’愿景,强调所有国家的共同行动、共享发展。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力回 应了全球性挑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有利于推动‘5P’愿景落实落地。”

  周太东认为,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机制也在逐步健全。中国于2022年1月在联合国发起成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迈出了倡议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一步,截至目前有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建设全面铺开,已吸引68个国家、区域和国际组织加入;成立全球发展知识网络,以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国—非洲、中国—中东等区域网络和专题网络为支撑,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的发展知识交流平台。

  全球发展倡议的务实合作也取得一系列新成效。中国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筹集120亿美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落地,实现援外融资方式重大突破;创新建立全球发展项目库和资金库,通过合作出资、定向捐赠、受益方配资等方式,吸引多元主体参与;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此外,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个研修研讨名额,支持发展中国家疫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完成4万人次,覆盖全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国家。

  与此同时,如期实现2030年议程的17个目标的前景不容乐观。根据今年6月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仅17%进展顺利,近一半的目标“进展甚微或一般”,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

  面对当前形势,周太东认为,中国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对“全球南方”、南南合作的引领。

  维埃拉表示,卢拉收到了华为的邀请,而华为在巴西运营已有20多年。他指出,卢拉参观华为,也是发出了一个信息,即巴西不会在美国与这家中国科技公司的斗争中“站队”。

  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加的同时,20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意味着多个省份常住人口的增加只能依靠机械增长实现。机械增长一般指人口的流入。对此,人口学专家认为,在国际移民可以忽略不计,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背景下,依靠省际间人口流动带来的机械增长,长期来看无法持续。

  1978年,以“绿色长城”为名的三北防护林计划开始实施,成为中国防风治沙的标志性工程。三北地区分布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

  当前,CBA公司由20家俱乐部出资构成,每家占股5%。CBA公司整体运营联赛,负责招商引资,帮助联赛和20支球队扩大商业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蒙古国大部分国土被草原覆盖,北部和西部多山脉,南部为戈壁沙漠。在该国南部区域,很多省份的名字都带有“戈壁”二字。整体来说,张小曳指出,在蒙古国主要的沙尘源——其南部3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并不是由于近些年来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让沙尘活跃了起来,事实上这里人烟稀少,而沙漠和戈壁就在那儿。

吴奕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