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惠农“大礼包”,请查收!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6 17:18:27

  中新网2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以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等多方面进行部署,送出惠农“大礼包”。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粮食安全是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着墨颇多。

  在措施上,不仅“落”到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等多个方面,还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等具体要求。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看来,“这些提法,主要从粮食供给端发力,根本上是让我们掌握粮食方面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同时,在保障供给的基础上,在消费端也要做好节约工作,更好地促进供求平衡。”

  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文件强调,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谁来种地’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也在持续解决。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及,也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告诉中新财经记者,由于年轻人要外出打工,现在土地主要由妇女、老人等耕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未来还是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推进整体耕地建设,同时亦需要高素质人才来管理。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上,着力于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李国祥向中新财经记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两大底线任务,这次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上布置得很具体,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例如,在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一直存在。本次文件特别提到,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

  姜文来认为,这实际上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只有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才能更好地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值得注意的是,就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如“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和科技特派团选派”“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等等。

  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

  “三农”工作有两个永恒的主题,一个是保供,一个是增收。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有提及。

  此次文件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上,除了提到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在农民工就业方面也进行了专门部署。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曾提及,“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相比之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所拓展,提出“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另外,今年文件还提到“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

  “在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占比很大,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是保障农民收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姜文来表示,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长期存在,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让他们的工资能够真正到手。

  “同时,现在农民工年龄日益增长,在技能和体力上都要经受各种考验,加强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扶持,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举措。”姜文来称。

  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

  ——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

  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上,“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再被提及,不过,今年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将城镇常住人口全部纳入住房保障政策范围。

  “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和实施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李国祥表示,想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就需要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中来,变成新的市民,这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把保障性住房放开,可以让农民安心在城市生活,对促进供需也有重要作用。

  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整治“天价彩礼”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次也不例外。文件提出“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同时,“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过去一年,“村BA”、村超、村晚火热,在社交平台“刷屏”。此次文件也专门提到,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在李国祥看来,乡村全面振兴,除了物质提升,还需要“铸魂”,即把农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这些文化生活可以变成精神上的力量,更好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农民观念转变,文化素质提高, 也能对遏制高价彩礼起到一定作用。”(完)

  人活于世,会扮演诸多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用世俗的标准看,不同角色间总会有重要性、光鲜度等区别。然而,卸下角色的外套,无论对谁而言,若是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只是作为“人”在世间的喜好和从中感受到的最纯粹的价值与愉悦,都会是人生极大的遗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应妮)“又一年花开——吴霜绘画作品展”5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共展出青年画家80余件新作,旨在全面展示艺术家近年来的视觉艺术积累与个性表达。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当时我正读大学,得知中国很多学校急需英语教师,就希望能在帮助中国学生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新华社纽约1月4日电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发言人、副总领事钱进4日在就个别美媒抹黑中方调整防疫政策及抗疫成效答记者问中表示,坚决反对个别媒体恶意炒作、歪曲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及抗疫成效的不负责任言论。

  <strong>江苏:商圈人气高涨 “小店计划”助小店恢复活力</strong>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沈阳东—大连港马士基全程单海铁联运班列”开通,班列从沈阳直达大连港后,搭乘集装箱班轮发往德国不莱梅哈芬港。该航线不仅实现了沈阳区域至大连的物流通道扩容,而且通过港航合作,班列将港口功能延伸至内陆站点。

张明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