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6 22:22:39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 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这一年,奋进拼搏的中国人誉满世界。特别是面对传播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坚忍不拔、守望相助,再次彰显了伟大抗疫精神。从第九版防控方案到“二十条”,从“新十条”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实施“乙类乙管”,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终于迎来了曙光。

  “如今老百姓提到未来社区,第一反应不是房子的升值,更多是生活品质、生活方式的升级。”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祎丹说,“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就是要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化、均等化、共享化,从整体上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现在我们确实享受着OTA升级所带来的便利,但在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果OTA出现故障,像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可以重新启动,但汽车的突然重启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他强调。

  29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组织动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加强统筹调度,抢抓生产,建立重点保供企业白名单,实行药品生产情况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原料采购、物流、用工等困难,打通重点药品稳产增产堵点,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产量。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2023年1月1日出版的第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张初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