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港举行 林青霞、吕志和等人获奖

来源: 半月谈
2024-07-01 01:17:53

  中新网香港6月29日电 6月28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颁奖仪式。丁肇中、吕志和、汤唯、林青霞等人获奖,并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

  活动现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不仅是聚焦全球华人成就的平台,更成为了推进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期待通过这次盛会,大家都能体验香港联通内地与全球的澎湃活力,向世界说好香港故事;同时凝聚华人力量,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共生互融。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威在致辞中表示,华人盛典一路走来,持续聚焦影响世界的杰出华人群体,已成为展现华人风采,凝聚华人力量的年度盛世,更是致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他期望通过华人盛典、通过凤凰卫视、通过与全球华人和国际社会的更多连接,共同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交流尽一份心,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出一份力。

  当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以及嘉华集团主席、大紫荆勋贤吕志和,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演员、作家林青霞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特别致敬大奖”。

  另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院长、香港科技大学林高演讲座教授李泽湘,演员汤唯,极地博物馆基金创办人李乐诗,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丁肇中在现场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对他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人,分别是祖母、外祖母、母亲还有夫人。他特别提到,一开始学物理的时候,最反对的是他的母亲。“她说学物理要特别有天分的人才可以。换句话说,我不是有天分的人。我就跟她说,我在世界上只走一次,应该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丁肇中表示,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把大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了以后才能向前走。

  吕志和表示,自己从商70年,有幸亲身经历并参与了祖国的崛起与繁荣,他始终秉承爱国、诚信、创新的理念,为祖国的发展略尽绵力。他盼望慈善工作能够薪火相传,让仁爱的种子在世界各地散播和成长,共建一个和谐、繁荣、善美的世界。“星光虽然微小,汇聚时就能照耀夜空,燃起希望之火。”

  在盛典现场,汤唯提及最希望跟金泰勇导演再次合作。她说,金泰勇导演心里是个6岁的小孩 ,灵魂是个60岁的老人,仍有很多东西未被发掘。

  林青霞在获奖感言中表示,美中必须要包含真,包含善,“在我看来,只要本着一颗善心,以最专注、最真诚的态度去做好一件事,就是最美丽的时刻”。

  李泽湘表示,应感谢这个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我能够成为第一批大学生第一批去美国留学,再加上香港的回归又让我们能够有机会来到香港,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创办。”他同时表示,深圳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把香港科技大学的这些探索跟深圳的发展结合起来,有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局面。

  李乐诗用演讲的方式回顾了自己如何踏上极地科考之路。她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筹建极地博物馆,引导学生希望他们去极地不是旅游,而是关注环境问题。李乐诗说,希望下一代更要了解我们的环境,他们的未来。

  “世界因你而美丽——2023-2024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由凤凰卫视集团联合海内外多家华语媒体机构发起。该活动自2007年开幕至今连续举办15届,成为提升国际传播、凝聚华人力量的品牌活动,今年首次落地香港。(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中国服装协会预计,2022年,我国羽绒服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622亿元。在这个千亿市场,不少明星城市先后诞生。

  大年初一,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实地检查兰州地铁一号线安检工作并乘坐地铁,与乘客亲切交流,听取意见建议,送上新春祝福。

  水饺、蒸饺、煎饺的皮都是用小麦粉作为材料,将水或盐水与小麦粉混合,揉捏制作成的。也有的地方用沸腾的热水与小麦粉混合,称为“烫面饺子”或“烫面蒸饺”。以前的小麦粉加工技术没有现在这么高,用热水揉捏,可以将皮擀得很薄。一般来说,水饺的皮要薄一些,蒸饺和煎饺的皮则要厚一些。

  1986年9月,阿斯塔那乡(今吐鲁番市三堡乡)的工地现场新发现了古墓。9月22日至10月2日,考古学者进行了调查,发掘出8个古墓,并从86TAM388号墓穴中,发现了8个饺子盛在碗里的状态。一个碗中有一到两个饺子,长5.7厘米,宽2.4厘米(柳洪亮,1997)。同一墓穴中还发现了高昌延和十二年(613)的文书,由此可知该古墓是隋末唐初的墓穴。古墓中没有描写食品名的文字,这些饺子被通称为“现存最古老的饺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近期国外检出了德尔塔引发关注,公众担心新的毒株会引发我国的感染,请问该毒株究竟有何危害?我们该如何提前应对?

  与束皙《饼赋》的描写配合起来看,把“笼上牢丸”看成是蒸饺的原型也是合情合理的。很有可能“笼上牢丸”在北方分成了两支,面发酵的演变成“馒头”,面不发酵的演变成蒸饺,而在南方演变成“汤圆”。不过这一推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李原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