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迹访校企 台青夏游三秦“俑”续探索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6 11:57:28

  中新网西安6月25日电 (张一辰 李一璠)“这是我首次来大陆,第一站就是古都西安。这里城墙绵延、钟楼伫立、灯火璀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着我,期待能穿上汉服唐装‘一日看尽长安花’。”就读于高雄师范大学的台湾青年郭芸祯向中新网记者说。

  据悉,“鲲鹏会”台青团于6月24日至7月3日在陕西西安、渭南、咸阳等地,开展“西安兵马‘俑’续探索营”参访交流活动,包括高校授课、参观历史文化景点、攀登西岳华山、到访新能源企业等丰富的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吸引了近40名台湾青年参与。

  25日,在位于西安书院门附近的关中书院内,郭芸祯与同伴们正认真听着讲解,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石碑上的文字。“关中书院郁郁葱葱、古香古色,此间的每一块匾额、每一副对联、每一条学规,都连缀着历史、现实和未来,使文化薪火相传。”郭芸祯感慨道,古代学者对治学的关切与热忱令她印象深刻,陕西是探寻中华文化的“宝地”。

  “我担任了本次陕西活动的团长。活动前期招募时就吸引了上百人报名,大家都十分期待来到陕西参访。‘终于能亲眼看看兵马俑’是团员们这两天最常说的一句话,大家对西安历史古迹的热情与期待和盛夏的炎炎烈日一样!”来自台湾海洋大学的台湾青年张智尧笑言。

  “对于西安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态势早有耳闻,西安是一座古今融合的城市,我期待了解在内陆地区将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有何‘密码’。”张智尧谈道,除了打卡钟楼、大雁塔等历史名迹,他个人最期待的行程是参访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他想深度参观智能化生产线、了解学习行业知识。

  近年来,陕西与台湾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涵盖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同时,陕台两地青年间的交流也持续升温,通过文化参访、学生联谊等方式,两岸青年的交流平台不断拓展。

  陕西省台办副主任王政君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推进了陕台交流,增进了台湾青年对大陆以及陕西省的了解。活动中,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多位青年学生也参与其中,与台湾青年同行同住,深度交流、增进感情、建立友谊。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大陆研学,此前去过许多城市,如今,越来越觉得大陆与台湾有诸多相似之处,令我充满了熟悉感。”来自台北大学的台湾青年简妡伃表示,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此类参访交流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感受大 陆不同城市的魅力。(完)

  本报记者 窦瀚洋采访整理

  打开心门,挽救“迷途者”

  11日上午9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十二届省政协主席周波受政协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更深层次来看,要杜绝个别影片、影院“靠提价割韭菜”的现象,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导,从根源助力中小影院纾困。一方面,加强内容供给,鼓励多种类型影片创作,为电影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另一方面,在政策、金融工具上给予影院更多扶持,同时,对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的院线、影投公司点对点座谈,明确达成行业发展前景和价格共识。

  2022年,青岛大学民间工艺美学馆获批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侍锦获“2020山东非遗年度人物”殊荣。

  为助力竹产业发展,南平市金融局已积极行动起来,创新打造了“林业绿金”系列产品。截至2022年8月末,为鼓励企业研发“以竹代塑”推出的“竹塑贷”,已发放贷款62笔1.51亿元;为支持企业开展FSC森林认证推出的“竹林认证贷”,已发放贷款43笔2.53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企业研发投入,推动转型升级。

卢原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