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1月外部需求回暖 中国对美出口增长9.6%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3 06:42:54

  中新网12月14日电 商务部14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会上表示,11月当月,中国对美出口结束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对日、韩等进出口降幅收窄。

  会上有记者提问:最近几个月中国外贸改善势头明显,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进一步回升,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价?

  对此,束珏婷表示,近几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呈现回稳向上的势头,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10月、11月均实现正增长。综合来看,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回稳态势持续巩固:

  二是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11月当月,中国对美出口结束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对日、韩等进出口降幅收窄。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回升势头明显,11 月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进口量连续3个月增长,显示出终端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有所改观。

  三是企业预期持续改善。商务部跟踪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情况连续6个月好转。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陈青青]在2月28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刚刚中国外交部发布了秦刚部长将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的消息,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以及中方对此次外长会的期待?

  屈永辉表示,过去两年,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对一些本质良好、但陷入现金流动性危机的企业,多方面协调资源,打出助企稳企组合拳,及时为企业输血。

  同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中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

  增速目标为何是5%左右?长江证券认为,目标定在5%左右反映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长期视角来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量的合理增长要和质的有效提升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经济增速目标的合理下调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选择。

  在入境检疫环节,抵达口岸后凭海关健康申报码完成必要通关手续。海关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样检测,并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按照告知书要求进行居家、居所隔离或就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进入社会面。旅客入境后应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另据微信公号“国防大学”2月21日消息,“肖天亮校长等大学领导多次深入试讲课堂一线检查指导”。此前,肖天亮是国防大学副校长。这意味着,肖天亮已出任国防大学校长。

张进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