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山东烟台长岛将高质量建成国际零碳岛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2 03:48:59

  中新网烟台2月29日电 (王娇妮 曲正扬)到2035年,高质量建成国际零碳岛,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 零排放……记者从近日发布的《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中获得以上信息。

  长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绿碳和海洋蓝碳资源禀赋。今年2月9日,烟台市政府正式印发《长岛国际零碳岛发展规划(2023-2035年)》,立足长岛岛陆、海域、海岸带开发与保护,提出了三阶段目标、四大空间布局、六项重大任务。

  三阶段目标是以2027年、2030年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建立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体系。到2027年,国际零碳岛建设初见成效,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在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基础上下降20%。到2030年,以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成形成势,稳定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到2035年,高质量建成国际零碳岛,全域温室气体实现净零排放。

  四大空间布局即“北增、南优、内引、外联”。北增,以北五岛区域为主体,以生态、产业、绿能“三增”为目标,建设北部零碳增值生态保育区。南优,以南五岛区域为主体,以碳汇、旅游、治理“三优”为目标,建设南部降碳减污优化发展区。内引,突破长岛生态限制,强化岛外造血扩能,建设飞地产业园。外联,推动长岛零碳建设与全国、全球零碳建设同步协作,建设国际合作交流会客厅。

  六项重大任务主要包括打造国内领先的零碳“蓝色粮仓”建设长岛样板,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影响广泛的世界级零碳旅游目的地,构建岛外引电为主导、岛内清洁能源发电为补充、海陆互联互促绿色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在绿色交通、零碳建筑、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全面绿色转型,构筑林业碳汇、蓝碳增汇和海洋碳核算的陆海统筹固碳增汇体系,多维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和传播途径。

  在2月27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秦松称,预计到2035年,长岛陆海统筹固碳增汇能力将达到13.11万吨,对于实现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目标、推动全域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秦松还提到,长岛海洋碳汇提升工程与“蓝色粮仓”建设联系紧密,通过“蓝色粮仓”建设既可实现增汇,又可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养护渔业资源,提供天然饵料,实现固碳增汇与经济发展协同增效。(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日前发布消息称,2023年,该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等任务。

  此外,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王伟跃介绍,跨年冷空气带来短暂降温后,北方地区将再次升温,未来一段时间气温将逐步回升到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的水平,但空气干燥,需注意补水。

  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急诊实行两班倒,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夜班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往日里,一名医生可以管3个病人,但如今要管10个。一些前来支援的年轻医生累得够呛,其他科室的科主任也亲自来值班支援,“两个班下来就受不了了,说‘这也太累了’。”

  2022年12月27日,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扩容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接诊能力、医院床位收治能力,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并将于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刘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