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吸毒人员数量下降 毒品叠加滥用风险增大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26 10:33:05

  中新网西宁6月25日电(祁增蓓)25日,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宁市现有吸毒人员、新增吸毒人员数量均呈“双下降”态势,但毒品滥用种类趋向多样,毒品叠加滥用风险持续增大。

  今年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付海龙在发布会现场介绍,2022年以来,西宁市共破获各类毒品案件16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2名,查获吸毒人员574名,缴获各类毒品5852.21克,缉毒打击各项战果均列全省第一。“特别是自2021年开展污水毒品成分监测工作以来,全市毒品消费总量(毒品滥用指数)呈总体下降趋势,毒品千人均消费量远低于西北地区毒品千人均消费量。”

  另外,根据西宁市毒情形势分析发现,当前,网络贩毒成为主流趋势,物流寄毒成为主要渠道之一,发现打击难度不断加大。从侦破的毒品案件来看,大宗毒品犯罪采用“互联网+物流寄递”非接触式贩毒手法较多;零包贩毒多以“丢包埋雷”人物分离交易的形式存在。

  付海龙介绍,2022年以来,西宁市禁毒部门聚焦“打”“防”一体推进,深入开展“净边”、冬春“禁毒大扫除”“清源断流”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立体式”毒品查缉 体系;并按照“减存量、遏增量”工作目标,开展突击清查、“毒驾”整治和集中收戒,对西宁市现有吸毒人员进行“全员毛检”和“定期普检”。

  同时,当地大力实施社区戒毒(康复)“8·31”工程,持续优化针对吸毒人员“八色分类管理、分级服务”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高、中风险吸毒人员管控措施,为西宁市特定人员及其他关爱对象制定“一人一策”的帮扶计划,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规范化。

  付海龙表示,西宁市禁毒部门将以强化全民防毒为落脚点,建立覆盖市区和各行业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不断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并依托“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清源断流”等专项攻坚行动,把涉毒犯罪打深打透打断根。

  “我们还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体系,最大限度发现、查处隐性吸毒人员和复吸人员,及时纳入分类分级管控,消除风险隐患;落实易制毒化学品、麻精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禁种铲毒责任制,确保‘零种植、零产量’。”付海龙说。(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3日电 (记者 李姝徵)“90后”的冯某、潘某本是大学同窗好友,毕业后又同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起了“码农”,从事编程开发APP。二人辞去工作后“自主创业”,走上了开发APP诈骗的不归路。

  口碑不俗

  不仅是西港项目,在柬埔寨版图上,中国电建已深耕10多年。据中国电建柬埔寨代表处负责人牛红国介绍,截至2023年1月,中国电建及集团成员企业在柬埔寨先后中标签约130个项目(合同),累计签约合同额逾5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项目1个,投资额3.46亿美元。公司在柬埔寨共参与电力建设总装机达846MW,占全国电力装机比例超过30%。

  此外,2020年底,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这是我国首个由优秀科学家和电影人组成的跨界交流平台,第一批成员包括古生物学家汪筱林、恒星级黑洞首席科学家苟利军、计算数学家刘歆等科学家,以及陆川、郭帆、陈思诚等电影导演。

<strong>  原标题:北京首趟“点对点”专车抵达,多举措助力务工人员返岗——(引题)</strong>

  青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泽军在2023年青海省水利工作会议上介绍,2023年,青海省将加快实施防洪减灾项目,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紧盯大江大河不达标堤防,落实堤防达标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开展柴达木河、布哈河、黑河、澜沧江等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治理河道180公里以上,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目标。实施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4座水库维修养护,消除安全隐患,增强水库工程调洪蓄水能力。启动青海省山洪沟治理三年行动,加快山洪沟治理步伐,争取实施13条山洪沟治理、40个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包保”责任体系,补齐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短板。

蔡宜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