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巴西新发现2.37亿年前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23 12:09:30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巴西新发现一种的古老掠食性爬行动物化石,它属于一类称为假鳄类(pseudosuchians)的形似鳄的爬行动物。

  这一化石标本可追溯到2.37亿年前的中-晚三叠世,也是巴西首次发现这一类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

  该论文介绍,在恐龙占据统治地位之前,假鳄类曾是三叠世时期(2.52亿-2.01亿年前)常见的古代四足爬行动物,其中一些物种可以跻身当时最大的食肉动物之列。而被称为股薄鳄(gracilisuchids)的体型较小的假鳄类,曾和这些顶级掠食者共存,之前在中国和阿根廷等地曾有该类物种的化石发现。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巴西圣玛丽亚联邦大学Rodrigo T. Müller根据在巴西圣玛利亚组地层发现的一个化石标本,研究发现一个新股薄鳄物种。这具不完整骨架可追溯至2.37亿年前,由一个完整头骨(含下颌)、11块脊椎、一个骨盆以及部分保存完好的四肢组成。

  该化石标本头骨长14.4厘米,有细长的下颌,尖牙向后弯曲,头骨上还有几个开口;其骨架很轻巧,估计总长不足1米。论文作者根据这些特征将Parvosuchus aurelioi归类为股薄鳄,认为 这是在巴西第一个被确认的该类物种,也显示出三叠世假鳄类的多样性

  据了解,论文作者将这一化石新物种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其中Parvosuchus来自parvus(小)和suchus(鳄)。同时,致敬该化石材料的发现者、业余古生物学家Pedro Lucas Porcela Aurélio。(完)

  12月1日,英诺特披露调研纪要显示,目前新冠抗原检测需求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未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预期医院、药店等市场需求会增加,从长期看新冠抗原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持续。

  “对于选择在家隔离和康复的感染者,在保证自己能够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需要学会自己监测症状、体温、脉搏、氧饱和度几项指标。”该文章指出。

  缪晓辉:首先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即当下流行的奥密克戎株病毒是无法消失的,毒性也已减弱,我们只能与病毒共存,过度担忧是没必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把公众的损害降到最低,老年人由于多基础疾病,处于弱势位置,因而格外需要加强防护。

  作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除具有非凡意义的涂装外,C919外形设计体现了工业设计之美之精。纵观C919的整体外形,“酷酷”的机头、“内敛”的机翼、“蜂腰”型机尾……美观的外形和新颖的概念设计,曾让C919包揽了二十余项相关专利,斩获了2018年中国优秀工业设计金奖等各类工业设计头奖。

  不过,想要完善风险处置机制,达到提升风险识控前瞻性效果,日常监督和强制措施远远不够,要在早期干预、接管和破产清算等方面均作出制度安排。

  即便是保护“0.1%”的脆弱群体,仍会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压力。多位医护人员表示,“我们工作中只能尽量让病毒传播速度慢一些,完全杜绝它的传播,无法做到。”

林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