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乡贤掀起回归潮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6 06:14:39

  中新网金华5月14日电(钱晨菲 朱舒蔚)近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前吴乡的通济湖边,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藏于绿水青山间的逸境民宿的主人,正是在迪拜经商又返乡投资的乡贤周斌斌。

  “老 家的山山水水,值得千千万万人看。”在外创业时,周斌斌就有这样的想法——回家乡投资项目。周斌斌的民宿,带动了通济湖周边民宿产业的形成,为前吴乡的乡村振兴赋能。

  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人才回乡……近年来,浦江县实施“浦贤·绘浦”乡贤回归工程,积极转化乡贤资源。据统计,当地近五年来乡贤回归投资制造业项目27个,累计投资超170亿元。

  如何打通转换通道?节会是一扇窗口。金华市浦江县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该县已经举办了两届浦江乡贤大会,连续5年开展新乡贤联系关爱活动及“两个半天”恳谈会,累计召开1200余场,参加18400余人次,乡贤为家乡发展提出意见建议4100余条。

  同时,当地依托浦江书画节、水晶博览会、葡萄节、山水旅游节等节会开展乡贤联络联谊活动,呼吁乡贤参与浦江社会经济建设,近三年乡贤捐赠资金总额超3120万元,设立乡贤爱心基金18个,如郑宅镇成立宋濂乡贤爱心基金,首次募捐就达360万元。

  除了回到家乡,在外浦江人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目前,浦江已成立乡贤联谊组织60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共登记乡贤5861名,其中有民营企业家1287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67人,专家学者55人,专业技术人才204人。

  随着浦江人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不少走南闯北的浦江乡贤回归,成为家乡发展的动能。

  年近80岁的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必寿回到家乡,成立浦江三思技术有限公司,将三思旗下的照明生产线全部转移到浦江。浦江三思光电从零开始,逐步发展成为LED行业领军企业,连续多年成为浦江的纳税大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训根则带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落地浦江。承接浦江企业技术服务合同10个。其研究院内的2名研究生分别签约浦江职技校、三思光电,正式扎根浦江。

  以贤智赋能“浦江人经济”的例子还有很多。“从2021年至今,我们已建成乡贤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各1个。”浦江县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次建站,乡贤们都会带着科技伙伴同行。

  浦江县也建立了《乡贤回归投资项目激励机制》,新乡贤回归投资制造业项目(固定资产1亿元以上)后,奖励其原籍所在村(社区)对应的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社区建设)项目配套扶持资金,目前符合兑现条件的项目9个,共计100万。

  在前不久举行的“浦江人·浦江行”活动中,上海喜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乡贤童春喜在前吴乡考察期间,深入了解了梅干菜、拉飞南瓜等“吴溪十品”生产、销售和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交流对接,与前吴乡签订了购销5000万元跨区域共享农副产品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浦江正日益成为乡贤投资的广阔舞台。截至目前,乡贤通过多样化方式回归,其中,乡贤引进乡村项目30余个,涉及金额约20亿元。(完)

  今年元旦假期,成都冰雪游、温泉游等冬季旅游代表性景区接待持续火爆。其中,大邑县西岭雪山景区开展第23届南国国际冰雪节,吸引2.7万人次游客体验雪地足球、雪地冰壶等特色冰雪运动。都江堰市热雪奇迹以休闲娱乐、竞技运动为两大出发点,打造雪地挖宝、龟兔赛跑以及雪地祝福代写等沉浸式冰雪体验场景,吸引0.7万人次游客。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问题,办案团队前往上海宝山罗泾码头、上海海事职业学院的海员培训班,向船运从业人员宣讲非法采运海砂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后果,引导船运从业人员依法依规从事运输作业。

  <strong>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丙种球蛋白不宜自行使用【科学防疫小贴士】(77)</strong>

  余凯在1楼的麻将馆也要出售,与4楼的房子户型一致。当问及为何要将经营场所卖掉时,他似乎有些难言之隐,只是说“干够了”。根据余凯介绍,这个如意家园属于拆迁安置小区,几乎每家都有两三套房子,有些甚至有五六套。

  当天,1个重点商办项目和3个民生保障项目在上海市中心静安区集中开工,其中包括高标准甲级写字楼、消防站、全民健身中心和初级中学。静安区方面告诉记者,南京西路永源浜4号地块项目,地上建筑以办公、配套商业及酒店为主;地上办公总建筑面积约为87,908平方米,拟建为高标准甲级写字楼;地上酒店及商业配套总面积约为42,772平方米,拟引进国际高端五星级标准连锁酒店品牌入驻。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互联网高科技信息产业总部、金融服务业总部等总部式办公场所,并将打造静安区西端门户的新地标。

  在智能制造方面,东方雨虹以平台化建设,关键数据全部“上云”,实现物料信息的可控化、可视化,需求、计划、采购、生产、仓储、销售变得更加精准精细,全程实现可视化跟踪管理,并通过生产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实现制造端全流程的提质、降本、增效。在智慧巡检方面,推出“虹探”可视化系统。通过AI人工智能识别,工程管理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实况的全面检查,24小时实时监督,进一步规范项目安全行为,确保“重安全、全覆盖、零遗漏、严执行、保质量”。

林珍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