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盼望能研究首批月背样品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7 16:52:50

  ◎本报记者 刘 霞

  6月25日14时7分,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球背面的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自然》网站对这一历史性事件予以高度关注。文章报道,有史以来首批来自月球背面的岩石安全降落在地球上,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想对这些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文章称,本月初,来自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科学家在北京开会,讨论他们希望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样本解决哪些科学问题。参与者投票选出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3个问题: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为何如此不同,月球内部的深层结构究竟是何“模样”,以及“南极—艾肯”盆地是何时形成的。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则表示,中国在月球上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的能力非常强。控制航天器并与之通信,在月球轨道上机动、着陆、起飞和交会的技术“对于在不久的将来很好地开展载人月球任务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蔚指出,这些样本可能不同于以前在月球正面采集的岩石,科学家们对它们抱有很高期待。

  嫦娥六号任务呈现的国际合作精神也备受好评。嫦娥六号携带了4台国际仪器进入月球轨道或到达月球表面,其中包括欧洲空间局的月球表面负离子分析仪(NILS)、法国的月球氡气探测仪(DORN)、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以及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NILS首次在月球上探测到负离子。NILS项目经理、荷兰科学家尼尔·麦尔维尔认为,研究这些粒子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月球表面的环境,并帮助设计未来的机器人和载人任务。

  DORN首席研究员皮埃尔·伊夫·梅斯林则表示,在仪器于月球表面作业期间,他的团队记录了19小时的高质量数据,他们的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不少国际科学家也希望对嫦娥六号样本开展研究。譬如利用这些样本,可计算出导致月球形成的巨大撞击出现后,月球岩浆海洋的启动和终止时间。

  此次展览分为“有兔爰爰”“玉兔东升”“瑞兔呈祥”三个单元,从旷兔与穴兔的区别讲起,介绍作为猎物与食物的兔,与月亮息息相关的兔,以及为民众送来吉祥祝福的“兔”。展览精选50余件馆藏文物,包括东汉龟座兔形柱陶灯、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瓷盏、明代兔纹青花瓷盘、清代玛瑙兔、民国兔钮“师古”珊瑚印等重点展品,涉及瓷器、陶器、年画、印章、钱币等多个类别,并在展厅中设计了书法、手工等互动体验环节。

  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期间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到2023年1月印发第十版诊疗方案、第十版防控方案……疫情防控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辖区主要河流湖库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持续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工作,回收率达到94%以上。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表致辞时表示,中国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着力稳定预期,提供合理流动性,放松过热时期的调控措施,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未来中国房地产业稳定发展仍有足够的需求支撑。

  历时不到17小时,行程近万公里,两架飞机接力飞行,16台ECMO从德国法兰克福经北京运抵武汉;从中央到地方,全国紧急调配近80台ECMO直奔武汉。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中国三年抗疫的不变遵循,是中国伟大抗疫斗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共产党对14亿多人民的庄严承诺。

惠协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