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实施在即 应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细则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4 07:26:31

  每经特约评论员 魏晓雁 胡筱亭

  新《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立足于中国特色,有利于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利的法治环境保障。此次修订内容广泛,将对实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3年制定的现行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认缴登记制。随后10年间,投资者按照登记认缴制设立了众多公司。根据新公司法,在坚持登记认缴制的基础上,附加了五年的实缴到位的期限限制。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认缴制向实缴制过渡的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推行实缴制之下,企业出现减资或者注销,新设企业数量下降。新华财经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全国新注册企业301.38万家,同比下降24.72%,注册量已是12个月来的新低。

  2024年1月底,长三角地区一家创业孵化器管理公司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访谈时提到,新公司法颁布后,新注册小微企业的注册资金,基本上在3万~5万元,最高的50万元。而以前,认缴制下注册资金多数在100万元以上。2023年12月以来,接受申请注销企业的业务数量,远高于申请注册公司的业务数量,前者体量是后者两倍多。这也说明在认缴制下,企业存在盲目认缴、天价认缴等突出问题。

  二是新公司法过渡期间,一些机构趁机攫取不当获益。一些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引导缺乏资金的企业,购买知识产权估值作价替代现金注册。例如,一些普通商贸公司,通过购买知识产权缴纳注册资金,这些知识产权对公司的业务帮助如何,与公司业务能否产生协同效应,也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新公司法实施有利于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增强注册资本的真实性。也要关注到由此带来的限制,例如某些企业无法承接对注册资金有要求的业务,还有些业务尚能开展的小微企业在实缴制下存在资金紧张问题。

  笔者建议:一是对于目前经营情况良好,但是注册资金实缴确有难度的,适当延长实缴年限。如五年内实缴10%~30%;10年内完成实缴,完成不了的选择减资或注销。目前,新公司法设置了三年过渡期,依照“旧公司法”依法设立的存量公司,应当在2027年6月30日前调整出资期限,并在后五年内缴足。

  二是加强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如在主流媒体开设新法解读专栏,持续进行宣传和教育,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理念和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恐慌和误操作行为,相关部门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向各级监管部门、各类企业单位普及新法的内容和要求。

  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细则和指南,提高贯彻执行效率和效果。各主管部门可广泛征求各层次、各类企业的意见,征集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问题主要集中于民营企业、港澳台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这三类企业的意见。梳理问题,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例如不同性质的企业监事会设置的必要性;股权分散趋势下,董事会与监事会意见分歧如何处理等。

  四是尽快修改与新法有冲突的其他规章制度。新公司法实施后,《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也需要同步修订。建议尽快修订颁布,与新公司法同步实施。

责任编辑:何松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2012年新增的,在反腐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看来,增设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意义重大,适应了反腐败的新形势,也符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而今年,这批“二胎”儿童要上小学了,这也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

  其实,在北京奥运夺得亚军前后,张志磊就开始对职业拳坛产生向往。此前,张志磊在美国做过一些备战训练,开始接触当地职业选手、教练,被他们的训练状态所感染,也感到自己来到了职业拳击的最高殿堂。他开始回忆起童年时在电视上看到的泰森、霍利菲尔德等拳击明星,那种比赛时的激烈角逐,现场热烈的氛围,点燃了他的热情。他开始暗暗琢磨:现在我好像还年轻,还有好的身体素质,不到世界拳坛走一走,实在太可惜了。

  今年2月,常州市互联网信息中心“觅渡新语”撰文指出,GDP破万亿是城市能级提升的一大标志。城市能级越高,城市带给人的机会就会越多,发展空间就越大。“事实上,不论特定重大项目的审批,还是外来大项目的投资,城市能级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

  对自己的获奖,丁肇中认为“兴奋蒙蔽了他们(诺奖委员会)的判断”。他始终记得费曼给他的那封信中还有一句话:“不要因为获奖,就认为自己变成专家。”这句话深远地影响了他。在“高能论坛”上,有提问者请他谈对撞机的未来,哪些领域可能产生新的发现,他说:“我不知道。”他从不谈论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无论伯恩斯大使如何释放信号,至少目前而言,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仍然停留在竞争性对抗的轨道之上。事实上,伯恩斯本人5月2日就指出,中美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合作会“增强中国军事和情报能力”,而美国完全没理由这么做,“因为我们正与中国进行一场重大竞争”。

赖雅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