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探路绿色增粮 科技助力绘就夏日“丰”景

来源: 直播吧
2024-06-22 19:32:17

  中新网青岛6月21日电(胡耀杰 王禹)“今年我们合作社新流转了5000亩高标准农田,整体种植规模超过了一万亩,预计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18.7%。”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麦田,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庄乔瑜喜不自胜。

  在他身后不远处的田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穿梭,笔直的麦秆碎成秸秆铺地,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里喷薄而出,绘出一幅丰收的图景。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抓好“三夏”农业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今,随着“三夏”生产全面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开足马力,在中国的田间地头大显身手,为确保夏粮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持与保障。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是新时代赋予山东农业发展的新使命。2023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并在当年首批建设了7个先行示范区。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大场镇地处两河交汇平原、土地肥沃,是青岛的“粮囤子”“菜篮子”。但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标准化农田无人耕种或耕作质量不佳等现象突出,生产作业效率低、粮食产量提不上去、亩均收益不高。

  2023年,大场镇采用“党组织领办市场主体”模式,开展以组建共富田园土地合作社、共富劳务合作社、共富乡舍宅基地合作社和强村共富公司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改革,形成了“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强村共富公司”的乡村创新组织形式,成为青岛规模最大的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

  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农民就业更高质量,农村发展模式更具可持续性,过去几年的时间里,立足建设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大场镇的土地上不断上演着现代化农业发展综合示范的生动实践。

  在示范区中,田园土地合作社解决土地问题,土地有耕种;田园劳务合作社解决农民就近就业;田园乡舍宅基地合作社解决农村宅基地融合居住问题。共富公司把劳务、乡舍、田园联合在一起,盘活空置土地、劳动力、房屋。当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说,“三社一司”改革,让土地托管水平越来越高,“更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经营。”

  瞄准“大面积提高单产”这一核心目标,绿色增产先行示范区深入谋划粮食生产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高效打造集高产创建、快速烘干、仓储物流、加工销售、数字应用、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绿色增粮实践场景,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科技范十足的高产田。

  作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从用无人机飞防、收割机收割庄稼,再到如今的无人驾驶拖拉机,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合作社一直走在机械化种植的最前沿。

  据了解,当地依托青 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将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当地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春争日,夏争时。2024年,为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目标,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购置一批重型无人驾驶拖拉机、高性能播种机、无人机、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等智能化农机设备,用于耕种、飞防、收割等环节。

  农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为缓解扩大种植规模带来的资金压力,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为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办理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024年,合作社为提升粮食收获和仓储能力,拟建设大型烘干塔和仓储间,农行为其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目前仓储物流及烘干加工一体化设施已建设完成,本次“夏收”便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当地打造的“绿色增粮”万亩示范区,实现托管农田超过6万亩,专业种植大户发展到17家,形成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格局。在未来,多种现代化农机齐上阵,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一幅“春华秋实”的美好图卷在青岛乡村徐徐铺展。(完)

  讲话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外观方面,合创V09车身设计以星际探索场景中的星际巡航舰为灵感,通过外骨骼装甲的设计构筑方式,赋予车身“星际巡航舰”的科技机械美感;星痕切割的方式造就出错落有致的几何星芒型面;车灯设计融合感性光影与理性秩序于一体,一字星轨造型前灯与红色三角灯组相接,在变幻星际间,营造出夜航星空的次世代科技感。

  为确保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的建设,工程材料中子衍射谱仪项目组、中子科学部相关专业组、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相关部门克服众多重大技术挑战,克服谱仪建设期间多次疫情的影响,保证了谱仪设计、研制、安装与调试的顺利进行。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湘雅医院急诊科从12月中旬开始就超载运行。“现在工作量是往年同期的2-3倍,留观室每日出入人次达70余次,抢救室和监护室出入人次90余次……”急诊科主任李湘民教授介绍说,这些患者主要是因为新冠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或者单纯新冠导致重症,来急诊时以呼吸困难为主,呼吸衰竭的患者占比较大。更艰难的是,因大量阳性患者的集中涌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已有90%被感染,战斗力大大削弱。

  市场繁荣、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市场主体。近年来,小店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其中,自营商环境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已成该区精准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企业困难的重要途径。

  这一次,唐仁开创新研发的新型盆栽火龙果,不仅打破了当地盆栽火龙果不透气、渗水性差、养分不足的难题,而且作为一种美化植株进入了汤加王室及汤加政府办公大楼。援助期间,技术援助组帮助当地引进火龙果、无籽西瓜、丰雷甜瓜等新品种近10个;培训瓦瓦乌农业职业高中5批次近200名农学类学生,培训瓦瓦乌基层农技推广干部、农场主、农户近300人次。

袁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