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签署14份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9 06:20:56

  中新社乌鲁木齐6月28日电 (马晓东)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27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上,新疆高校与中亚国家高校签署14份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举办。来自中亚五国、巴基斯坦、俄罗斯、法国、新加坡、英国等13个国家、72所高校的 负责人和专家,同中国各地教育部门的代表与会,共商教育合作。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已取得可喜成绩。目前,中亚国家万余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深造。2023年,新招收的近400名来疆留学生中,中亚五国留学生有270余名。

  土库曼斯坦教育部副部长阿曼诺夫·亚历山大,就教育、科学和创新方面同中国加强合作提出相关倡议。他表示,双方应建立区域知识和技术交流平台、定期举行科学和教育联合论坛、开发联合教育大纲和双学位项目、加强数字教育领域合作、建立技术转让中心和企业孵化器等。

  塔吉克斯坦农业大学副校长萨曼德佐达·伊斯坎德尔告诉中新社记者,希望加强该校同中国各院校的务实合作,这对于塔吉克斯坦在畜牧业、育种、园艺、制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等领域尤为重要。

  会上,新疆大学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教学科研人员培训、师生交流互访、促进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科学实习、组织和实施联合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完)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近期,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仅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随着匈中两国航班的陆续恢复,两国的人员、物流往来也将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对欧洲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巨大利好。”马顿说。

  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有两个维度,先纵向看——

  去年3月,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豫信电子科技集团等6户企业揭牌;6月,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在龙门石窟所在地洛阳挂牌,旨在以龙头企业带动加快文旅文创产业成为该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长春工作的陈淋煜老家在沈阳,过去他经常自驾往返两地。购买新能源车后,陈淋煜一直不敢自驾上高速,担心遇到充电难题。“现在咱们高速的快充建设起来了,充电价格跟市内一样,我这个电车也敢上高速了,我在四平服务区、吉林北服务区、米沙子服务区都充过电,都是这种直流快充。”

  人民警察就是以“人民”为先,把“大家”放在心头。采访中,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初心”这个词,只有警察不忘初心,才能让老百姓更安心。(完)

吴慧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