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屡次提示长债风险,30年期国债还是跌破了2.5%,此轮“债牛”将如何演绎?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18 20:59:55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6月18日 ,债市开盘后全线上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5%大关,这也是4月底以来的首

  截至今日收盘,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230023.IB)下行1.75bp报2.49%。

  今年2月28日,3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破2.5%,低于MLF利率,此后更是一度触及2.4%。其后央行连续“喊话”长债收益率需匹配合意区间,长端收益率应声调整上行,30年国债收益率最高回升至2.58%附近。但在近期,30年国债的收益率又开始逼近2.5%,直到今天上午,彻底跌穿2.5%。

  近日刚刚结束招标的50年期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仅为2.53%,比30年期特别国债还低了0.04%。

  债券利率的下行也推动了债基行情的走热,今年以来,部分债券型基金投资回报率上升,一些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10%。

  此轮“债牛”的极致程度可见一斑。

  但“债牛”的背后也隐藏着投资风险,尤其是近期备受投资者关注的长久期债券,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近期央行也多次就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与居民购买特别国债公开发声,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5月30日,央行主管媒体发文称,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并非买入的好时机。相反,如若银行存款大量分流债市,无风险资产需求进一步增大,人民银行应该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一位金融专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央行近期多次表态但没有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干预,目的主要还是通过调节市场预期影响长端利率走势。

  “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下行、信用利差明显收缩反映近期债市交易日渐拥挤,且长期国债久期长、利率风险大,容易引发负反馈调整,央行对长端利率进行引导有助于避免出现类似2022年末的债市负反馈调整。”杨帆等人指出。

  民生证券分析师谭逸鸣等也在研报中表示,展望下半年,宏观图景和政策发力若无超预期变化,对应经济修复延续波浪式运行、资金面维持平稳均衡、机构欠配压力仍强,预计债牛未尽,但扰动因素增多,重点关注实体融资需求、地产领域、以及价格信号等方面的边际变化。

  一位公募基金投研人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轮债牛的驱动逻辑主要是现实资产荒的配置需求以及全社会风险偏好下行的资金抱团。

  对于此轮债牛接下来的演绎方向,上述人士表示,第一需要关注资产荒,地产政策可能继续发力刺激居民信贷,政府债发行下半年额度充足。第二风险偏好可能会受到央行态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债市的中长期观点是震荡向好,波动加剧。

责任编辑:曹睿潼

  高盛的策略报告称,将明晟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从70点上调至80点,强调主要理由是整体估值较低,以及房地产、互联网监管和政策刺激等领域的多个支撑点。

  紧急转运患者近百公里

  到了晚饭时间,定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尝一口肉,肥而不腻;喝几口汤,椒香四溢。这水盆羊肉也可与白吉馍同吃:将馍泡入汤中,再浇上一勺油泼辣子,香得直窜脑门,一碗下来相当满足。

  “由于这趟车来往于广西南宁和边城靖西之间,经常有越南的旅客乘坐。我们服务外籍旅客,要细致,要让外籍旅客感到舒适安全。”覃业民说,要服务好外籍旅客,就要了解每位外籍乘客的目的地,到站要提醒外籍乘客下车。

  在这一背景下,一部名为《中国奇谭》的短片集开播不久,就在豆瓣收获了7万多名观众打出的9.5分高分。制作这部短片集的,正是曾经的“美术片王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新赛季热身赛,郑钦文选择了在阿德莱德连打2站比赛,首站并不顺利,第2轮不敌2届澳网冠军阿扎伦卡。

牛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