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综合科学考察启动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8 08:03:56

  中新网西宁6月26日电 (记者 张添福)26日,第六届三江源地区科学考察活动——2024年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西宁启动。

  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上述科学考察计划于11月15日结束,研究人员将选择典型史前文化遗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考古遗存(石器、陶片、火塘土、文化层沉积物、骨骼等) 初步确定三江源全新世人类活动演变历程,分析生存策略模式的演变,并与低海拔地带进行对比,揭示人类对高原极端环境的适应过程。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表示,本次科学考察活动以三江源地区人类早期遗址调查为主题,形式新颖、目标明确,有利于挖掘三江源国家公园文化、推进国家公园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播国家公园理念。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陆琼说,本次科学考察活动对摸清三江源地区的文化遗产资源家底,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科学考察活动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主办。(完)

  大年初一,首架中国包机从深圳抵达巴厘岛,印度尼西亚旅游部和巴厘岛省政府在机场举行仪式热烈欢迎;大年初三,菲律宾旅游部长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在马尼拉机场迎接来自厦门的旅客……阳光、沙滩、美食资源充沛的东南亚,正在凭借热情好客吸引着国内首批海外过年游客。

  “又是一年春来早,更有人勤万象新。”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顾万峰称,百位国内外嘉宾和民营企业家齐聚扬子江畔,围绕民营企业“走出去”时代命题,共叙情谊、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是世界跨度最大的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记者跟随大桥安全检修工作人员,在距离江面100多米的高空攀上爬下,体验这群“大桥医生”工作的紧张感与成就感。

  各种景区攻略、避坑指南、美食打卡、人文介绍、旅行游记,为春节的出行增添十足氛围感。有网友登岳麓山发布笔记感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旅游经验日趋丰富,特别是年轻人从小随着父母四处旅游,想领略的风景和风土人情,不少都已体验过了,于是人们将关注重点由身外的风景转向内心的感受。而疫情无疑加速了这一转变。人们愈加认同,“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走马观花式旅游,不如在一个地方“走透透”。这使得各地“圈山圈水收门票”的“卖参观权”式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近年来各地国有和民营景区门票降价,与政策上引导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有关,更与当前旅游景区逐渐变为流量入口,景区的比较优势由参观权变为游憩空间的内在逻辑有直接关系。

  据鄱阳县林业局介绍,去年10月份以来,鄱阳县鄱阳湖湿地陆续迎来了越冬候鸟。受极端干旱气候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候鸟觅食区域压缩。县林业局一方面清网补水,另一方面会同候鸟保护协会等有关人员,到湖区各湿地、草洲,对遗留在裸露河床上的废弃渔网进行割除清理,保障候鸟栖息地安全。为应对旱情,鄱阳县结合湖区的地形地貌、水位条件、候鸟分布区域等情况因湖施策,进行苔草刈割,对碟形湖进行生态补水。

聂睿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