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茶市场规模将超6000亿元,尚无茶企登陆A股 茶行业长期“有品类无品牌”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28 23:12:23

第一批去鹤岗买房的人走了大半欧美最大热妇XXXX,

  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杨夏    

  站在12周岁的节点上,小罐茶又一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大师本没有错,‘大师作’错了,五年来我个人也在不断反思。当时大家在网上的评论都是动词做,其实广告的本意是作品的作。虽然五年过去了,但是这份歉意一直在我心中。”6月25日,在小罐茶的发布会上,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为“大师作”宣传语道歉一事,迅速引发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

  作为国内茶叶知名品牌,小罐茶在过往12年始终面临争议和质疑。正如杜国楹坦言,五年过去、十年过去,大家对于小罐茶的理解除了“大师作”外,什么都没有了。

  如今,12年过去,不再强调“大师作”的小罐茶,正在试图变得更加透明化、智能化、多元化。当晚现场,小罐茶宣布135项制茶专利正式向社会开源,霸王茶姬成为小罐茶专利开源首个授予伙伴。

  喝茶这件事儿也早已深深刻在中国人的基因中。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2023年中国茶市场规模6181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6646亿元。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截至目前,A股市场尚无茶企成功挂牌上市。那么,茶行业是门好生意吗?小茶叶能否长成“大产业”?

  多年来,“老板是干营销的人,从不好好做产品,只会干营销”“几十块钱的叶子装到罐子里卖几千”⋯⋯这些标签始终围绕着小罐茶。近日,在小罐茶12岁的“庆生会”上,杜国楹让历时4年建造的智能茶业工厂登场亮相,试图撕下小罐茶身上的这些标签。“不要再去怀疑,我们直接交给公证,让公证进入到全程供应链,我们全部开放,接受公众的监督。”杜国楹不再“自卖自夸”。

  过去几年,乘着AIGC的东风,小罐茶也开始聚焦数字化升级,在小罐茶超级工厂中已最大程度实现了无人或少人的操作。小罐茶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小罐茶10多年累计研发投入2.8亿元;智能设备的硬件投入1.5亿元。

  作为创业行业的老兵,小罐茶并不是杜国楹的第一次创业。自24岁开始创业,杜国楹的名字和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手机和小罐茶等产品息息相关。

  连续创业多年,杜国楹擅长把一款产品变成“爆品”又迅速卖掉公司,“快进快出”的风格曾让他备受争议和质疑。杜国楹坦言,早在自己决定做茶叶品牌的第一天就有很多人说“最多5年,杜国楹肯定又去做下一次创业,去换另外一个赛道”。

  “我多次和团队说,这是我带领大家的最后一次创业。我希望未来30年专注一件事情,希望中国茶叶的市场乱象能因小罐茶而提前终结。”杜国楹表示,过去十二年,小罐茶在推动中国茶的工业化、标准化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下一个十二年,小罐茶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茶叶行业的透明化、诚信化。

  “我每一次坐出租车都会问司机师傅,‘大哥,喝茶吗?’‘喝,喝龙井’‘喝什么牌子的龙井?’‘喝龙井’,没有品牌。白酒品牌化已经十分清晰,但茶为什么没有品牌?”回忆起小罐茶的创业,杜国楹观察到,虽然大家都喝茶,但是用户的心智中是没有茶品牌的。

  《2022中国茶饮行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饮茶人数从2015年的5.5亿人稳步增长至20 20年的6.4亿人,复合年增长率为3.1%,预计2025年饮茶人数将增至7.3亿人。同时,茶叶消费呈现年轻化趋势,且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

  庞大的消费群体之下,一片小小的茶叶已经培育了一个“大产业”。这是小罐茶生长的土壤,也是中国的茶叶产业的无限可能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2023年中国茶市场规模6181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6646亿元。

  不过,虽然国内茶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品牌化空间大,但行业发展格局仍以小企业为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中国茶叶、八马茶业曾多次冲击IPO,目前A股市场尚无茶企成功挂牌上市;而已经港股上市的澜沧古茶2023年营收约5.3亿元;天福2023年营收则为17.4亿元。

  相关研报指出,我国茶企众多,但行业长期处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境况。一方面上游生产效率低,依赖人工且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下游消费者饮茶偏好具有区域性,品牌发展较为缓慢。

  在杜国楹看来,十几年前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大量的地产商、大量的投资人、大量的茶叶爱好者,纷纷涌上茶山,本应该有建设品牌和投资的好机会。但事实上12年过去,在中国产业的第一梯队的品牌当中,无论是全国性、做全品类的品牌,还是在一个区域只做普洱、岩茶、龙井的品牌,几乎都没有外行人的身影。

  当下,随着“茶文化”潮流在社交媒体上兴起,现制茶饮、即饮茶等众多新消费场景也不断增长,助力茶叶向年轻人渗透。据沙利文数据,2022年我国新式茶饮店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预计2022—2027年行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而这也或将成为茶企的新机会。

责任编辑:何俊熹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