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15 15:34:54

  黄果介绍,近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引导和服务药品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标准、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释放加快“新药好药”上市的政策红利,一大批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据统计,2022年至今,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了创新药20个、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21个,其中既有大家比较关心的CAR-T、单克隆抗体等新生物技术产品,也有创新中成药,还包括采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产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CT图像辅助检测软件等。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都处于全球前列。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黄果介绍了国家药监局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 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

  其次,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例如罕见病治疗药物,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可以说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还有,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我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我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我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目前,已经有创新药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在我国实现了“全球首发上市”,这可以让我国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的药物研发成果。

  据了解,榜头镇板凳龙圈灯闹元宵相传源于明代倭寇之战,历史上,莆仙地区倭患连连,榜头镇群众为了保卫家园在板凳上装上多盏花灯结队而游,造成浩大声势以此吓退倭寇,后来演变成榜头元宵特有习俗。

  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亮亮视野和供应链厂商形成了一套基于AR光学的测试标准,成本也开始下降,“因为专线,同时又有稳定工艺的时候,自然你的成本就会下降,再加上像‘听语者’市场的反馈面非常好,我们很多采购成本因为批量价格也下降。”吴斐表示,随着需求端的打开,供给侧逐渐专业化、系统化之后,市场会进入爆发期。

  目标昭示方向,使命催生力量。全军各部队普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自身使命任务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凝聚起全力以赴抓备战、谋打赢的意志力量。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3000多人参与游灯,今年这场闹元宵活动是百年不遇的大场面。”80岁老人林作述在现场观看,他表示,板凳龙圈灯闹元宵活动是当地民间的一大盛会,今年尤为盛大。

  2月4日,立春,大地开始解冻,蛰虫逐渐苏醒。在中国北疆草原,大街小巷弥漫着热闹的味道,延续着从除夕便开始的庆祝活动,迎接春天,闹元宵。

吴奕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