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泰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保护开发焕发光彩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3 09:07:56

  11月12日至13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三明泰宁,考察明清文化产业园、泰宁古城、九龙潭、大金湖等地,深入了解当地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成果,感受文旅发展活力。

  建筑保护 留存历史足迹

  明清文化产业园仿佛是古建筑大观园。该产业园占地330亩,数十栋不同流派的珍贵古建筑、数万件木雕精品令人应接不暇。精美丰富的古建筑群展示着明清时期辉煌璀璨的历史,特别是结构精巧的明代民居、富丽堂皇的清代徽派建筑,尤为令人震撼。

  这些在当年险些被毁的古建筑,由专人进行异地安置、抢救保护。后来,经过反复修补重装,以聚贤堂、五面雕工大照壁等大型木雕作品为代表的古建筑群被转运存放至明清文化产业园,如今生动展现着古代木雕的精湛工艺、明清民间的建筑智慧,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泰宁,处处可见历史文化保护的踪影。油浆豆腐、暖菇包、擂茶、状元糍等泰宁小吃吸引了众多游客,擂茶正是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在泰宁古城,历史文化底蕴和民间烟火气息相互交融碰撞,传统手艺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文旅融合 助力市场复苏

  泰宁持续推动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泰宁的“夜生活”不仅体现在“吃”,也离不开“游”。

  坐着游船,穿越峡谷、巷谷、线谷,一路夜游九龙潭。声光结合的“天然舞台”展示着泰宁文旅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密码”。

  夜游途中,船夫介绍:“九龙潭由九条溪流汇聚而成,宛如九条巨龙从四方而来。您看侧边丹霞岩上天然形成的这幅‘画’,有没有‘龟兔赛跑’的味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岩石峭壁与水波荡漾的美感,辅以沿途滴下的露水、山洞悠长的回音、人工设计的灯饰,万物汇聚,美美与共。

  据介绍,九龙潭是福建首个“行浸式”水上峡谷夜游景区。伴随夜游项目再次升级,景区水幕秀和沿途灯光秀的内容更加丰富,自然与光影和谐交织,生态与灯光一体融合,为游客呈现了一场科技与自然结合的视觉盛宴。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九龙潭景区共接待游客 近3万人次。

  生态开发 打造亮丽名片

  2023年5月7日,福建首届品牌价值百强榜单发布,泰宁大金湖入选,成为9个入选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品牌之一。

  千岩竞万壑,丹霞映碧水。长期以来,泰宁坚持生态开发,持续打造“大金湖”品牌效应。如今,漫步在大金湖岸边,湖风迎面而来,空气清新,微波荡漾。

  据介绍,大金湖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泰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以水上丹霞为特色,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

  为了保护和管理大金湖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泰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购置了福建最大的垃圾清理船,常态化开展湖面垃圾清理。此外,泰宁首创并实施遗产地村庄“节材改燃”政策,以实际行动推进大金湖生态水系系统保护修复治理,有效保护了大金湖流域的水生态和周边环境,打造福建风景亮丽名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图 李唯一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6日电(温易松 罗婕)1月6日,满载来自越南的速食面条、香蕉干、食用植物油、泰国的椰汁等年货的铁海联运班列X9574次列车,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预计运行2天后到达重庆团结村站和小南垭站,再通过集卡车转运到当地各大超市,供当地市民采购。

  新华社深圳/香港1月5日电(记者李晓玲 刘明洋)深港口岸将于2023年1月8日起,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6日电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5日梳理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等机构在2023年预计将展开的几项主要太空任务,包括将机器人着陆器送往月球、发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探索生命等等。

  据悉,该起火民房为典型的“下店上宅”自建民房,其中一层用于经营,二层为生活,三层为起居使用。(完)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题: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b27523f4a89c438498750c75dbf36691.jpg" alt="" />

许彦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