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持续发力面向大湾区招商:“双向奔赴”推动产业协作走深走实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2 15:22:51

  中新网贵阳11月24日电 题:贵州持续发力面向“大湾区”招商:双向奔赴推动产业协作走深走实

  作者 邓万里

  贵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招商又有新动作!11月25日,贵州将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产业招商座谈会,围绕白酒、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算力保障基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等产业与大湾区企业进行深入对接。

  借助东西部协作的东风,贵州近年来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引进大湾区优强企业,推动产业协作走深走实。

  山海携手共谋发展

  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一头是大山,一头是大海,分处珠江的上下游,曾因资源禀赋不同,在历 史长河中形成了发展差异。如今,因东西部协作机制,让山海得以“相连”。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贵州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贵州也将对接融入大湾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加强调度落实。如在招商引资方面,贵州创新机制,采取对接资源、精准拜访、洽谈推介等方式大力开展面向大湾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8年开展产业大招商以来,大湾区一直是贵州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地,从大湾区特别是广东引进的产业项目数、合同投资额、到位资金占比均位居前列,先后引进了一大批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

  经过多年探索,“大湾区总部+贵州基地”“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大湾区企业+贵州资源”“大湾区市场+贵州产品”等合作模式已初见成效,为两地在招商引资、产业合作走深走实再添新动能。

  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贵州农特产品走进大湾区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也扎根黔贵大地。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贵州从粤港澳大湾区引进项目1914个,合同额4309.9亿元(人民币,下同)。

  今年3月,2023粤黔产业协作大会在深圳举行,现场签约产业投资项目23个,签约总金额493.1亿元。目前,多个重点项目已正式启动并加快推动当中。

  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协作”……在你来我往的双向奔赴中,贵州已成为大湾区投资的一片热土,携手发展已成为共同的选择。

  产业协作互利共赢

  贵州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产业对接是关键。贵州在多个产业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大湾区企业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也有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需求,双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黔南州福泉市素有“亚洲磷都”之美誉,现已探明磷矿资源储量11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近年来,福泉抓住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风口”,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向新能源电池材料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正是看中福泉的磷资源及产业配套基础,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子”福泉,投资61.9亿元规划建设1200亩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基地。

  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勇表示,企业选择到贵州投资,不仅是为了响应东西部协作,更重要的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公司在完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板块的同时,也布局三元前驱体材料和磷酸铁锂两种技术路径。

  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领域,贵州手握政策、资源,而大湾区拥有科研、技术、人才优势,产业互补性强。围绕这一产业,贵州已吸引像比亚迪、盛屯集团等一批优强企业入驻。

  白酒是贵州省优势资源产业,习水县是酱香白酒核心产区。2022年3月,步长(香港)集团与习水县举行2.1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能项目签约。此举将促进优质资源向优质产区集聚,推动习水酱香酒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品质化发展。

  当前,贵州正积极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围绕这“六大产业基地”,贵州与大湾区的产业协作之路正越走越宽。

  “贵人”服务留企扎根

  项目引进来,还要留得住。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抓好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托。贵州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营商,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位于毕节七星关区的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是粤黔东西部协作从广东东莞引进的优质企业。公司与知名动漫和游戏版权方合作,凭借高人气IP如路飞、魏无羡等,产品供不应求,并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

  “我们以前投资建厂是不出广东的,后来企业扩张遇到困难。2020年我们来到贵州,打破了很多刻板印象,这里交通非常便利,而且当地政府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很好,我们就决定将部分生产线搬到了这里。”公司总经理王冬阳说。

  企业迅速投资兴业的背后,是贵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近年来,贵州建立以企业家获得感为导向的营商环境制度,全力打响营商环境“贵人服务”品牌,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香港晶苑国际集团是规模较大的服装代加工企业,为多个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代加工。2022年1月,集团到贵州纳雍县成立子公司,同年4月投产。2023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产值达3.08亿元。

  为了让企业安心入驻,当地政府为企业提供厂房等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全力帮助企业到各乡镇去招工。纳雍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罗春燕说:“晶煌制衣去年落户后,我们短短一个月就为企业招了1200多名工人,三个月时间顺利实现投产”。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将继续发挥好招商引资功能,发挥好驻粤招商工作队“招商引资的排头兵”作用,承担起贵州良好形象的代言人、粤黔协作的好使者的使命任务,通过从粤港澳大湾区引进优强企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合作交流与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吴燕平表示,当前中国成品油价格机制已实现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接轨,但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主要参考国际原油价格,对标“建设中国统一大市场”仍存在无法充分反映成品油市场的供需关系、不利于发挥中国市场的价格话语权等不足。

  美国油气供应有助于暂时缓解欧洲能源危机的燃眉之急,但美国经海路输欧的液化天然气价格较俄管道天然气更昂贵,并在乌克兰危机影响下大幅涨价。欧洲为替代能源付出更高代价,多数流入美国腰包,帮助美国油气行业化解困境,实现收入大增。

  “我省革命老区山地资源丰富,且日照条件优,不乏适合发展光伏产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大力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对革命老区打造富民产业甚至建立浙江省绿色能源基地都有极高价值。”张颖洁说,建设光伏电站还有利于山地生态资源的改善和利用,土壤保持条件会得到改善。

  <strong>(新春走基层)“矿工兄弟”刘向军:西北汉子守边疆的矿山情</strong>

  华北大地,小麦安稳过冬。“我种了500亩小麦,开春打算再播300亩花生,粮食搭油料,良种配良技,效益错不了。”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说。

  重庆市人大代表、铜梁区委书记谭庆表示,该区将聚焦铜梁在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基层治理、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和潜在优势,重点精准发力,推进迭代升级,努力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将着力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柳韦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