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来源: 华商网
2024-06-26 07:03:38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1月1日上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新疆自贸试验区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79.66平方公里,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据了解,方案围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等2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近年来,新疆集中力量打造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方案从“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19项改革试点任务,对于破解制约新疆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加快延伸拓展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加快构建新疆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也是“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孙红梅表示,将依托新疆口岸和通道优势,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深化向西开放交流合作,强化与中亚等周边国家和国内节点城市互联互通,建设连接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杨正伟表示,商务部将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作用,加快推动贸易优化升级,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推进通关便利方面,加快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实施重要矿产品“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建立整车保税仓储 一次检测、一次运输、一体化作业的“三个一”监管模式。

  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两头在外”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保税维修业务。推动建设边境仓和海外仓,构建多仓联动跨境集运模式,提高跨境订单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品售后保障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聚焦优势产业,加大服务力度,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大型展会展销新疆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的减免。

  “这些举措紧贴新疆外贸发展实际需要,有助于充分释放外贸发展动能,将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助力新疆外贸进出口保稳提质。”杨正伟说。

  除了配饰,服装才是整套造型的重中之重。与我们普遍认为古人在喜庆佳节偏爱红色不同,宋代以来,人们特别是妇女会在元宵节穿白色,《武林旧事》《帝京景物略》中相关记载以及当时一些小说中的描写可证明这一节令服饰习俗。

  “非常适合打卡拍照,超级‘出片’!”其中一位游客告诉记者,自己体会到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意境。

  大概同一时期的《岁时广记》也有记载:都城仕女有神戴灯球,灯笼大如枣粟,加珠茸之类。灯球饰品在南宋民俗画家李嵩的《市担婴戏图》《货郎图》中都有展现。

  “乾元龙灯会是一个精彩的开始,也是我们古城复兴方兴未艾的一个缩影。”熊卓越表示,该镇将继续扛起发展“德文化”的重任,传承千年精华,演绎现代精彩。(完)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展现出惊人的力量。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举全国之力兴建荆江分洪工程,仅用75天完成主体工程——荆江分洪闸的建设,很大程度解除了洪水对荆江两岸的巨大威胁,成为保护荆江大堤防洪系统的重要一环。湖北巴东水流坪灌渠工程号称“巴东红旗渠”,同样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十多年建成的绝壁天河,解决了沿线群众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20世纪70年代,江苏铜山柳泉乡人民在一无水源、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引来微山湖水,灌溉万亩良田,这就是著名的向阳渠。西藏札达县萨让乡有一条3里长的“英雄渠”,是当地边防连战士和村民历时半年,用简易的劳动工具在半山腰修通,两名战士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命名为“英雄渠”表达了当地群众感党恩的诚挚之心和对部队官兵的敬仰之情,记录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1975年黑龙江南岔县浩良河镇为解决农业土地灌溉问题,组织村民及干部职工、学生等修筑浩良河骆驼山水利工程,该工程成为一处反映20世纪70年代当地民生状态的水利设施。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领导人民兴修水利、驱除水患、发展生产,这一历史是百年党史重要内容。治水的巨大成功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撑,也造就了遍布中华大地的众多红色水利遗产。

程博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