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音乐之声:台湾演奏员登“陆”探得新机遇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16 16:22:09

  中新网宁波1月30日电 (方堃 陈佳瑜)“我是跟着爱人敏孜来的,大陆音乐市场大且多元,且宁波在气候、饮食等方面与台湾较为相近,我俩就选择在这边发展事业啦。”台胞伟捷是浙江宁波交响乐团的单簧管首席助理,他告诉中新网记者,登“陆”多年,已完全适应宁波的饮食文化,爱上了醉蟹、醉虾等生腌食物。

  日前,记者走进浙江省三大交响乐团之一宁波交响乐团,该乐团成立于2015年,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担任艺术指导,目前有团员100余名,其中有9名来自台湾的演奏员“隐藏”其中,其中还有4位在乐团中喜结连理,踏踏实实在宁波安了家。

  成立不到10年的宁波交响乐团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能让这么多台湾演奏员前来“投奔”?

  宁波交响乐团团长童铭告诉记者,与欧洲一些久负盛名的乐团相似,台湾不少本土乐团历史积淀深厚,但人员相对饱和、流动性低,部分甚至是终身聘任,这对青年音乐人来说意味着机会少、竞争激烈。

  宁波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深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宁波也是一座新兴的音乐之都,近年来承办了不少知名赛事。“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市场体量大,对人才需求也更高,成为吸引这批台湾年轻人的首要因素。”童铭如是说。

  “我们有成立之日就来的‘元老级’成员——台湾高雄的单簧管首席敏孜,还有今年夏天刚加盟的大提琴演奏员逸修。”童铭说,这些台湾演奏家都是乐团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在层层筛选后充实到队伍中来的,与大陆团员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工资及福利待遇。

  记者了解到,宁波交响乐团年演出量超100场,其中一半以上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加上往返交通和定期彩排的时间,几乎全年不停歇。

  “这样的演出节奏和体量对年轻人来说是特别好的成长 平台和历练舞台。”童铭表示,为了激励团员们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乐团还制定了严谨的管理制度,定期由专业人士对演奏水平逐一进行业务考核,根据结果给予晋升或降级。

  “我第一次来宁波是2016年随台湾长荣乐团来演出,当时对这里印象很好,城市干净、食物可口。”大提琴演奏员逸修表示,首次踏足宁波印象就很好,2023年正式加入宁波交响乐团后再看宁波,感慨这里发展之快,高楼大厦林立,交通四通八达。

  出生台湾彰化的尹璘个子娇小,圆圆的脸蛋上一直挂着笑容,她是少有的女性圆号演奏员,和民革党员老姚是团内的第一对“海峡组合”,她笑称两人起了一个好头,从此导致乐团的两岸夫妻档“一发不可收拾”。

  来自台湾的演奏员鹤龄与团里的河南籍竖琴演奏员刘爽喜结连理,最近刚刚晋级成为“新手奶爸”。“来大陆工作后最大的感触就是生活便捷,网上购物、电子支付、外卖点餐,一只手机全部搞定。”鹤龄如是说。

  随团参加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等多项国家级文化演出活动,赴意大利等多国开展文化交流……虽然这些台湾演奏员来团时间有先后,对宁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他们已把宁波作为第二故乡,在宁波交响乐团锻炼成长,不断朝着更高的音乐目标迈进,奏响融“陆”新乐章。(完)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当日在会上表示,2023年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形成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2023年拟安排项目1722个,总投资超6.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61亿元,基础设施、产业两大领域年度投资均超两千亿元。其中,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149个,合计总投资4.06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10亿元项目109个(其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增芯等9个项目年度投资超50亿元)。

  去年5月,陈育走上了家政创业的道路,在老家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开办了一家家政公司。“现在家政行业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县城里专业的家政服务又比较欠缺,所以我们打算试试。”

  文物活化利用是近年西城区探索、首创的文物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新模式。2022年,向社会公布了杨椒山祠、绍兴会馆等9处腾退文物利用单位。截至目前,共发布两批总计15个文物活化利用项目。

  <strong>安徽检察机关依法对姚凯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strong>

  监 制丨王敬东

  据了解,近年来,儋州市弘扬东坡文化,挖掘东坡居儋文化资源,讲好东坡故事,打造城市名片,以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文化动力。

王俊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