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科技向新】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6 12:42:48

  青年科技人才具有敢于探索未知、勇于挑战现状的精神,这使他们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群强国青年科学家,勇闯科技“无人区”,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在许多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人推动我国跻身国际全海深探索能力第一梯队,还有人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创刊以来第一篇裸子植物研究的论文……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奋进在科技创新道路上。

  青年科技人才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未来。近年来,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规模快速增长,源源不断充实科技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排名世界第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悟空号”“墨子号”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3岁;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来自一支90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

  实践证明,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排头兵、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持续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厚植创新沃土。这不仅包括在教育体系中培养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涉及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科技创新前沿领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譬如,中国科协推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帮助32岁以下人才走好科研生涯第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实施青年创新计划,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研究;北京 理工大学组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一事一议”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新星,这些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的硬招实招,有效激发着更多创新活力。

  同时,在人才培养体制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要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支持,更加人性化的关怀。在工作方面给青年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我们也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青年人真正心无旁骛搞科研,尽可能地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

毕竟,家里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在卡塔尔和西方世界的冲突之中,最尴尬,最里外不是人的,就是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了。他一直在卡塔尔和欧洲之间反复调解,试图做和事佬。可他所作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徒劳无功,于是在世界杯前,因凡蒂诺彻底摊牌了,他也不装了,语出惊人,处处爆点。箭头甚至直指西方三千年来的政治历史。

店里的音乐也很嗨

今年9月,伊朗国家队队员们在两场热身赛中遮住了国家队徽章。11月中旬,他们在与尼加拉瓜的友谊赛中拒唱国歌。这些球员的职业机会与当局密切相关,但他们在公共事件中不仅公开发声,更是积极行动。在球场上,伊朗是亚洲强队;在观念上,伊朗是世界强队。他们与英格兰的比赛,不只是足球上的竞技,还是价值观上的会师。

比起场上的一边倒,赛前开球仪式上双方球员的表现更能刺激起世人的同理心,足球从来不只是足球,它能展现世界每个角落的三观。

足球比赛因为更具有对抗性和趣味性,所以也就有了观赏性。

姜家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