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下“赛戏”:一场村戏的六百年传承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6 17:48:06

  中新网忻州6月26日电 题:五台山下“赛戏”:一场村戏的六百年传承

  作者 杨静

  锣鼓铿锵,村民落座,演员登台,好戏开 场。

  “一场赛戏,从幼时听到现在。”对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西天和村52岁的村民白建峰而言,赛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家乡的文化符号。

  连日来,五台赛戏第三代传承人武存英在西天和村与周边村庄进行“送戏下乡”演出。从2005年开始,武存英与团队成员共演出五台赛戏专场164场,脚步遍布江苏、内蒙古等地,她把600年传承的西天和村“村戏”唱出了大山。

  赛戏是一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的古老剧种,是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具有边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形成于宋金时期。

  《五台县志》记载,“赛”是古代一种祭神仪式。五台赛戏始于明洪武二年,当时,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西天和村举办赛会,被贬至五台县的乐户用古老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在村庄演出敬神迎佛的节目,称为赛戏。

  与传统戏曲不同,五台赛戏中只有生、旦、净,无丑角;角色只有念白道诗,没有唱词唱调,故也有人称其为“道诗戏”;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鼓、大号等,无弦乐器。

  作为西天和村戏,村民对赛戏戏文和文武场的鼓梆节奏了如指掌。“旧时剧团常有感叹,在西天和村唱戏真难,稍有不慎就会被赶下戏台。”白建峰说,赛戏有固定的赛日、赛台和赛剧。“赛日即祭神日期,赛台是专门演出赛戏的地方,现在保存下来的赛剧有《调鬼》《斩早魃》等祭祀性特有剧目和表演较多的《宋太宗游五台山》等一般剧目。”

  武存英介绍,清末至民国初年,五台赛戏衰败,演出所用面具和40多部剧本被西天和村周某赎买,为村中子弟班剧团所用。剧团将赛戏加入剧团演出内容传唱,西天和村便成了五台赛戏唯一的传承地。

  1982年,在五台山五爷庙戏台及庙院,由西天和村村民张履行、周四槐等人表演《调鬼》等五台赛戏剧目进行录像留存。此后,五台赛戏逐步绝迹舞台。直到2014年,五台县相关部门开始抢救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停演30多年的五台赛戏才再次开始登台演出,进入大众视野。

  16岁开始学戏,2012年拜84岁的周四槐为师,武存英告诉记者,五台赛戏的传承发展之路十分曲折。据记载,旧时由于朝代更迭,五台县被贬来15家乐户,斥其为忘掉“忠孝节义仁信廉耻”的“忘八”,他们为人作乐或搬演赛戏。因此,五台赛戏也叫“忘八戏”。

  “现在仍有人将五台赛戏称为‘忘八戏’。”尽管观众流失和传承人才匮乏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但传承面临的很大挑战在于改变世俗观念,武存英说,要顺应时代,正确看待这一古老剧种。

  如今,武存英更加注重将五台赛戏赋予新时代的活力。在演出古戏为主的基础上,武存英探索在剧场空间穿插一些流行小曲、说念段子,用以暖场、活跃氛围。在传播方式上,除实地演出外,她也学习运用新媒体录制片段、全剧,进行传播或收藏。

  作为传统戏曲大省,近年来,山西官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公益性演出场次等不断加大对稀有剧种的保护传承。参与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寻求传承新途径;深入乡村,走访民间艺术团体,收集、整理遗留剧目……为传承五台赛戏,55岁的武存英不断奔走。

  “压得住阵,挑得起头,一代传一代,谓之传承人。”武存英希望五台赛戏后继有人,传唱不息。(完)

  日漫《银魂》里有句经典台词:“等你们长大成人了就会明白,人生还有眼泪也冲刷不干净的巨大悲伤,还有难忘的痛苦让你们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泪。所以真正坚强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声,怀揣着痛苦和悲伤,即使如此也要带上它。”

  大幕拉开,跃然眼前的舞台有点不像人艺的戏,不见熟悉的市井小院、京城宅门儿,大小不一的琉璃瓦屋顶,既北京又写意。据说这是舞美设计常疆一次在钟鼓楼体验生活时俯瞰北京得到的灵感。演员在屋顶中穿梭,完成一次次时间与空间的分割串联。除了有违常规的舞美,剧中更有一段看似违和的舞蹈,借此展现出八旗的场面,在宏大的气势中帮助观众想象出当时的生活,曾经的荣光与变局丛生的当下形成了相互映照。

  如今,迎来新的家庭成员,夫妻俩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一定要好好养育孩子,让他成为幸福的人!”

  大年初一6点30分许,长龙航空GJ8099航班从杭州萧山机场准时起飞,前往海南三亚。“今年春节出行需求增加,尤其旅游客流增加,我们将坚持高标准,做好服务。”执飞该航班的机长王德刚说。

  云南民族街舞团自2008年在保山市成立,至今吸纳了50余名成员。舞团成立之初,由当地霹雳舞(Breaking,街舞舞种之一)爱好者组成,“那时街舞在中国还是小众爱好,我们靠四处演出和比赛谋生。”向东表示,因为拥有不少霹雳舞动作技巧,他们受邀跟随保山文化馆参与文化下乡演出,“也是在这时,我们与各民族文化‘亲密接触’。”

  开封万岁山武侠庙会每天将上演300余场武侠主题实景演出,为游客打造浓浓江湖年味儿;翰园艺术庙会围绕艺术园林和音乐园林两大核心,用高水平音乐演出等打造视听盛宴;城墙民俗庙会专注互动体验,领取专属通关文牒看帅气的将士小哥征战巡游,与福禄寿喜、吉祥兔等超多小可爱来一个新春爱的拥抱,期待新年福气满满、好运连连。

惠协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