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3期生厉雷:耄耋有所期 合力谋统一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2 03:08:05

  中新网廊坊6月1日电(记者 陈林 艾广德)黄埔第23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招训并毕业的最后一期学生。日前,黄埔第23期学生厉雷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仍希望能为祖国完全统一贡献力量。“能尽一分力,不尽半分。”

  已是高龄的厉雷,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清瘦的面容和略显单薄的身躯,透着一种硬朗和刚毅。老人思维清晰、儒雅健谈,有助听器却不喜欢戴,还能与记者微信交流。

  厉雷1930年出生于北京,1948年考入当时在成都的黄埔军校。回忆起76年前在军校学习往事,已是鲐背之年的老人,对一次顶被子受罚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入伍训练中,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有一次我把内务弄乱了,就受了处罚,顶着被子在营房里转了十圈。”

  因当时局势紧张,黄埔第23期学员 在校训练修业期规定为一年半。厉雷回忆说,那时生活艰苦,训练强度大,还经常在深夜拉练。

  1949年底,成都解放前夕,黄埔军校计划迁往台湾。当时因病住院的厉雷,和几位同学一起商量后留在了部队医院,没去台湾。“后来,就参加了起义。”

  一年多的黄埔军校学习,厉雷说,他从“北京大宅门里一个少爷、软弱书生”,历练成“一个坚强的人”。

  2014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他曾写文章纪念,表示黄埔军校“在我心中屹立着,她时刻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也监督着我……”。使他刻骨铭心的受益,还是校门上知名的对联。“震撼我的心灵、启蒙我的人生观念,也重塑了我的灵魂。”

  新中国成立后,厉雷又先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学习,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1957年,他来到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知子营中学任教,直至退休。老人文学修养深厚,尤其酷爱书法,一生桃李满天下。虽已年过九旬,还经常走进校园,为学生义务讲授书法。

  抖音平台,有学生晒出与厉雷老师的合影,许多网友留言:“教过我美术,令人尊敬的老师”“我们的厉老师”……

  20世纪80年代,厉雷加入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后,积极联系在台湾的黄埔校友。在与台湾黄埔校友的交流中,他们经常以“祖国尚未统一,同学仍需努力”互相勉励。

  2008年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印了《厉雷文集》,序言中评价他“时时牵挂着祖国的和平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不遗余力地为和平统一事业积极联络、呼吁、奔走。”

  说起这些往事,老人说,黄埔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无悔一腔血,耄耋有所期。不言夕阳晚,合力谋统一。”(完)

  “用好RCEP规则,系统研究菲律宾投资政策。”郑旭光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的相关条款,如贸易便利化条款,将极大提高通关和物流效率,提升区域消费市场潜力,推动供应链与资源优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并作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一系列部署。

  恩施州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代坤说,野生菌具有巨大生态价值和重要经济价值,恩施州植被资源种类丰富,许多优良菌种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利用,这将是科研人员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完)

  面对多方面挑战,“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及运营基本保持平稳状态,除了中国强大基建实力的支撑外,还有多方面因素:一是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尤其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他们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基础设施建设有迫切需求和极大热情;二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和支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的诚意和行动;三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当下,个别国家实施单边主义、扰乱全球产业链的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聚焦发展议题,希望加强团结合作,实现自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抓手。

  记者探访当天,岚皋县医院ICU病房已经住进去一半的病人,后续压力依然存在。这段时间,医院已经决定将普通病房转换为ICU病房。

<strong>  原奶市场低迷</strong>

黎士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