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荣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12 05:16:24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5日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论坛对世界范围内德高望重、学术成就卓著的考古学家颁授的最高 奖——“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第五届获奖者揭晓并颁奖,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先生获此殊荣。

  今年91岁高龄的严文明先生因年事已高,由他在上海的弟子、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秦小丽教授代为领奖。严文明为论坛亲笔题词表示:“感谢给我崇高的荣誉,我不过勤于耕作,不问收获罢了。祝世界考古论坛越办越好!”

  严文明自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后,便在该校执教。他曾担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现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他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对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做了综合深入考察,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揭示出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式格局;通过聚落形态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本质特点。

  严文明在稻作农业起源、古史传说、考古学史、考古理论方法等研究方面也多有建树,是1949年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与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联邦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其《仰韶文化研究》著作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部著作获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时表示,终身成就奖作为世界考古论坛颁发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专门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学术造诣深厚、对考古学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者。本届论坛荣幸地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此举不仅是对他在推进考古学科发展上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他不懈地向公众宣传考古学对于当代社会及人类共同未来重要性的肯定。

  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官网介绍,严文明教授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他长期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洛阳王湾遗址、河南大司空村遗址、山东长岛北庄遗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工作,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等方面都有所创获,在多个方面引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严文明教授已出版一系列学术专著,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远古时代》《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史前考古论集》《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长江文明的曙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世纪回顾:新石器时代考古卷》《中国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始原》《中国新石器时代》《严文明论良渚》《中国史前艺术》等。(完)

  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

  贺少雅介绍,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

  据韩联社当地时间2月5日报道,一艘渔船在全罗南道新安郡附近海域倾覆,9人失踪。目前海岸警卫队正在寻找失踪的渔民。

谁家见月能闲坐

  三星堆之外,湖北黄陂的盘龙城、湖南宁乡的炭河里、江西的樟树吴城和新干大洋洲、陕西的城固、洋县等均出土了壮观的青铜器群。很多鼎鼎大名的国宝,都来自这些边陲之地。例如,四羊方尊、虎食人卣、人面青铜鼎都出土于湖南,是中原没有的器型。伴随着青铜器携带商文明南下,黄河文明融入长江流域,加速了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张家口2月4日电 题:北京冬奥一周年:这些“花儿”在歌唱中长大</strong>

张国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