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缘何“超预期”?三个维度告诉你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26 14:34:00

中国老太太wBBHD「本当」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开国大校,北京理工大学离休干部,原北京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信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0日在河北逝世,享年103岁。Lx2MD1-u9XwdJdUvNOrOQWjs4-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缘何“超预期”?三个维度告诉你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今天出炉,让人眼前一亮。

  GDP同比增长5.3%,不仅高于去年全年经济增速,也超出了今年两会期间公布的全年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一时间,“超预期”成为市场及各方的第一反应,这也与此前一些外媒看空中国经济的报道形成明显反差。

  三个维度看数据

  从速度上看,对于中国这样经济体量的大国 来说,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对应的就是上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5.3%的同比增速,对应的是29.63万亿元人民币,这大概相当于日本2023年全年GDP总量。而增速加快,正是一季度以来一个显著的趋势。5.3%的增速不仅比去年四季度高,也高于2023年全

  国际机构在今年年初曾经预测,2024年,全球增长仍然面临着较大压力。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世界银行预计的数据是增长2.4%。经合组织上调之后的预期也不过是2.9%,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第一个季度实现5.3%的增长,确实为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一丝暖意。

  从结构上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内需,一季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其中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经济的协调发展性进一步提升。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反映结构优化的三个占比指标发生了变化。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服务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占比、民间投资在整个投资中的占比都在提高。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6.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拉动了将近2个点的GDP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

  这也让记者联想到几天前在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的发现,近2000家参展商中,有三分之一是第一次参展,这些新面孔带来的新产品中,高端、数控、智能产品已成为“标配”,其中有的工业母机已经实现了微米级的精密运动控制,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而现在这一优势还在扩大。”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这样说。

  细看宏观数据,另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是服务业。一季度,服务业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高歌猛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7%。今年春节,服务消费展示了它蓬勃的成长性,再一次让世界见识到中国国内巨大市场的增长潜力。春节假期出行人数、旅游消费金额都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一季度整个服务零售额增长了10%,比商品零售快6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透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工业和服务业两个方面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

  促成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是进出口。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更快,达到了5.5%。出口里面的大头是工业品,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去年四季度是负2.2%,今年一季度转为正0.8%,回升了3个百分点。

  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经济的效益在提升。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1亿元,同比增长10.2%。效益变好,带动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提升。3月份全国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多月低迷后重新回到景气区间。

  三个角度看政策

  经济增长超预期背后,其实反映的是宏观政策出台的速度、力度和精准度。

  截至目前,去年年底新增发的1万亿国债已全部下达,有力地支撑了有效投资的平稳增长。再拿当下关注度最高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来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讨论研究,不到一周的时间,3月1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3月13日正式印发。3月底4月初,各部委实施细则接续出台,万亿级规模大市场随之启动。

  不仅如此,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一系列政策落地让民营企业“安心投”“有的投”“投得好”,支撑民间投资增速在2月由负转正之后3月继续提升。

  对于下一季度经济走势如何展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坦言,确实也有一些指标不及预期,比如,消费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恢复不如大企业,包括房地产行业调整以及传统产业转型仍面临阵痛等等,但从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看,中国近年来城镇化率每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三新”经济在GDP中占比每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已近10%,与全球发达国家水平不相上下。

  “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进步,这才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面。”

  未来中国经济会不会再“超预期”,关键要看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是什么。

  今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说,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我们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让中国人民不断过上更好生活,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哪些人群二次感染风险较大#?]#转阴后牙刷口红等物品要换吗#?需要把家里整体消毒一遍吗?康复后还会有二次感染的风险吗?转阴几天后的“复阳”现象是怎么回事?戳↓这份指南一定要看!

  “我的意思是,新冠病毒新变种出现的总趋势是传播力和免疫逃逸性增强而致病性减弱。奥密克戎的出现就是以致病性大大减弱为代价实现免疫逃逸,致病性弱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将来出现的新变种大概率跳脱不了这个框架。但这不代表增强免疫力没用,相反,对于抵抗病毒,接种疫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2022年12月接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均提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均置于首要位置。而在过去三年不断强调的“六稳”“六保”工作中,“稳就业”一直被摆在首位。两次会议更是直言,明年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