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国媒体人走进新疆:相信眼见为实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7 01:56:01

  中新社新疆伊宁6月16日电 (张杨彬)天山下,紫色薰衣草在层叠交错的土坡上绚烂绽放。16日,近2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媒体人来到新疆伊宁霍城县四宫村,在这座紫色的“芳香之城”采访拍摄。

  当日,“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团到访新疆伊宁,这是本次活动的首站。在为期9天的行程中,采访团还将走进乌鲁木齐、库车等城市,深入了解新疆在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真实状况。

  “村里现在有薰衣草主题的度假民宿接待游客,有深加工企业生产薰衣草精油、面膜等产品,我们当地人的就业有了保障,甚至还要从外县市吸纳人才。”当地薰衣草企业营销负责人海力曼·阿吾提向采访团介绍了产业发展与村民增收情况。海力曼虽已退休,但看着蒸蒸日上的企业,她充满干劲儿,被返聘回公司继续工作。

  “当地薰衣草产业的工人来自哪些民族?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国家?”荷兰《忠实报》记者褚红不时提问并记录。

  加拿大独立媒体“新媒体”创建者娜塔莉·贝内利是第二次来新疆。相比于去年“匆匆一瞥”,她更期待本次行程可以深入新疆民众的生活。

  “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新闻时常带有一些偏见。”娜塔 莉说,她曾经想象中的新疆是贫穷落后的,“来过以后才知道,实际情况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她对当天的“紫色之旅”印象深刻,“它以小见大地展示了新疆地区的发展思路——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薰衣草在这里蓬勃生长,当地就想办法借此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我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据了解,采访团近20位外国媒体人之中,大多数是首次来疆,加拿大媒体人艾登·约拿就是其中之一。“我最初认识新疆是在西方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中。但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数据,许多报道中的指控和谎言就不攻自破。”被问及对本次行程的期待,他说:“我始终带着开放的心态看新疆,相信眼见为实。”(完)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工作小组在今年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必须比现在的水平减少45%,人类才能安然过渡到未来。在这一转型中,先进的电池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其不光能为车辆带来动力,还可以作为优质的储能解决方案,进而可以让全球建立起一个绿色能源的生态系统。

  另据美团数据,截至6月12日,比赛当晚(6月15日)北京全城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已同期上涨10倍。其中,异地客群主要来自成都、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

  但在削弱中国产品的同时,印度本土光伏能源巨头也开始面临设备短缺。根据开源证券的分析,印度光伏市场上超80%的组件来自中国。相比2022年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100吉瓦的目标,印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仅为15吉瓦。

  其实从一开始,梅西本次的中国行就充满不确定性。除了行程安排外,主办方虹桥国际更是在招商和宣发等方面也显示出了经验不足和不专业。

  1962年,冯汉骥再次来到了月亮湾,站在高高的台地上望着远处的三星堆,他信心十足地说:“这一带遗迹如此密集,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只要再将工作做下去,这个都邑就有可能完整地展现于我们的面前。”为了推进这一判断,次年他便带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四川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月亮湾进行了一次发掘,对地层、玉石器、遗址性质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和推测。

  在2012年欧美相继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后,2013年12月,中欧签订光伏最低价格承诺协议MIP(Minimum import Price)。该协议要求各家公司以高于最低进口限价的价格对欧销售太阳能产品,且每年销售量须限制在一定配额内;协议外的厂商则需缴纳47.6%的关税。

吴家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