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日本当局已经入市干预日元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7 05:49:04

  日元兑美元持续位于三十余年低点,令市场对日本当局进行新一轮干预的猜测升温。尽管央行在3月进行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但日本和美国之间宽阔的利差仍在推动日元下行。在日元兑美元4月29日跌至34年低点160.17后,日本当局采取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干预行动。对于这样一个长期被贸易伙伴批评放任甚至鼓励日元走软的国家,这是一个反常举动。日元贬 值对日本国内出口企业有利,但日本越来越意识到弱势货币带来的痛苦。

  1. 是否存在某个特殊的能触发央行行动的汇率水平?

  虽然投资者猜测当局会捍卫某一条“底线”,但这个说法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东京当局更倾向于强调遏制汇率的过度波动。这是因为日本致力于遵守有关汇率应由市场决定的国际协议。七国集团(G7)已表示,过度和无序的市场波动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稳定有害,这给了成员国政府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入市干预的理由。日本负责汇率事务的最高官员神田真人此前表示,两周内波动4%或更多是不寻常的。通常在国际上拉抬本币引起的争议要比压低本币小,因为货币弱势可能会给一个经济体带来贸易优势。

  2. 如何知道政府是否干预了?

  如果走势图上突然日元兑美元直线飙高或下跌2日元,通常是日本买入或卖出日元的第一个信号,特别是当波动扩大到4日元左右时。有时市场恐慌或交易算法也可能会引发剧烈波动,就像2023年10月发生的那样。自日本在2022年9月宣布十多年来的首次干预以来,外汇官员一直坚持一种策略,那就是试图让市场对干预心存疑虑,从而提高外汇交易员的警惕性。为提高透明度,日本财务省确实会在每个月末发布干预数据,即使没有进行任何买卖交易,每季度还会公布日干预数据。此外,央行汇率检查也引起市场的剧烈波动,因为汇率检查通常被认为是实际干预的先兆。

  3. 除了实际干预,日本当局还能采取哪些行动?

  除了通过媒体进行口头干预外,官员们可能还会进行所谓的“汇率检查”,即日本央行致电交易员,询问日元兑美元的报价。这距离实际的干预日元交易还差一步,旨在警告交易员避免单向押注。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市场波动加剧,而高级官员口头干预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候。

  4. 谁能做出是否干预的决定?

  财务省决定是否干预市场,日本央行负责买入或卖出汇率。在此之前,官员们通常会发出字斟句酌的口头警告。如果他们说政府没有排除任何选项,或者说准备采取果断或大胆的行动,那通常意味着市场需要提起最高警惕,干预可能迫在眉睫。

  5. 钱从哪里来?

  在入市支撑日元的时候,当局动用的美元来自外汇储备,这限制了其火力。日本5月底的外储共计1.09万亿美元。在4月底和5月初进行的干预中,日本似乎卖出了部分美国国债以筹措干预所需资金。鉴于日本持有大量美债,此举预示当局今后的干预操作资金相当充裕。

  6. 干预是个好主意吗?

  虽然入市买进日元对投机者是一个明确的警告,相当于告诉他们你不会允许日元自由落体,但除非解决导致日元下跌的基本面问题,否则也是治标不治本。此外,外汇储备的作用通常是为了在发生重大金融冲击或意外事件时保护经济,而不是人为地支撑日元汇率。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单方面的干预行动被认为不太可能扭转汇率趋势,但可以争取一定时间。

  7. 日本的做法得到其他国家支持吗?

  看起来很有可能。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强调外汇干预只能偶尔为之,而且官员们应该事先给出提醒。虽然美国财政部6月份把日本加入了汇率观察名单,但日本当局并没有因此不能采取外汇干预行动。美国的报告中赞扬了日本外汇操作的透明度,预示华盛顿对东京当局的做法是默许的。此外,日本也不是唯一一个焦虑本币汇率的国家。6月份日本和韩国同意推动增强总值1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提振两国各自货币币值。

责任编辑:李桐

  坚定自信,全景展现伟大历程——

  习主席曾经在二〇一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回顾2022,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取减税降费等系列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新一年里,我们也要继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携程数据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这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人口流动显著释放消费潜力,跨年经济带动全国旅游迅速升温。

  那么,高校校级科研机构的建立和清理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可参考?

  博物馆文创只是众多文化类产品的一个代表,它的兴起预示着一个文化繁荣时代的到来。当现有行业已然乏力时,所释放的用户需求将成为新消费领域的发展原动力。

  伴随新冠“乙类乙管”后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及防护用品等重点物资需求显著增加,近日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披露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展及临床研究进展,回应市场对防疫物资生产及企业产能供应情况的关注。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