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昆曲曲友杭州“唱响”大运河

来源: 企业网
2024-06-30 00:14:41

  中新网杭州6月29日电 题:两岸昆曲曲友杭州“唱响”大运河

  作者 张斌 王题题

  6月28日,近三十位两岸昆曲曲友相聚杭州市拱墅区小河直街昆曲会客厅(政协委员会客厅),“唱响”大运河。

  活动伊始,台北昆曲研习社社长韩昌云提议,与东道主——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拱墅区政协委员杨崑及杭州大华昆曲社社长吴择民等曲友一道,演唱经典曲目《长生殿·惊变》【粉蝶儿】【泣颜回】。

  伴随着窗外雨声,熙熙攘攘的小河直街传出悠扬的昆曲乐声,让大运河畔更加雅致。

  韩昌云受访 时说,此次活动遇到的大陆曲友有和自己相识三十年以上的老友,也有第一次见面的新友,但大家皆因昆曲同好相聚,以曲会友,趣味十足。

  她介绍说,台北昆曲研习社成立已有十五载,是由一群喜爱昆曲,致力于推动昆曲艺术传承的社员组成,此番到访旨在加强与大陆友人交流,共同探讨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当天,台北昆曲研习社“90后”社员翁子轩第一次与大陆曲友“同台”演唱,表演《牡丹亭·寻梦》【嘉庆子】带【尹令】。

  “我本身就喜欢中华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学习昆曲也是因为深受高中课本收录的《牡丹亭》触动,听说大陆收录的是《窦娥冤》。这次能够在汇集了文化艺术精粹的大运河边和大家一起传唱昆曲,非常有意义。”翁子轩说。

  活动期间,杨崑还准备了家乡浙江龙游的非遗特产北乡汤圆,供曲友们交流演唱后食用。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昆曲成为人类非遗23周年。邀请两岸昆曲同好相聚在这里,就是希望大家互学互鉴,推动昆曲艺术文化像大运河一样生生不息、焕发新生。”她说。

  小河直街是大运河南端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大运河畔的拱墅历史上就是南北方戏曲传播的重镇。早在民国时期,大运河畔的荣华戏园就名角争胜,盛况空前。

  如今,这里是杭州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日均游客量数万人。拱墅区政协副主席杨俊介绍,位于此处的政协委员会客厅,正在发挥弘扬中华文化、开展文明交流的重要作用。(完)

  <strong>这一年,我们不期而遇的温暖有很多……</strong>

  春节期间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花市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与内地的通关复常更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人气”。

  来自福建漳州的卢燕琳今年16岁,是参加此次集训中年龄最小的游泳队员。她曾在陕西全国残运会上斩获三银三铜,来到国家队参加集训后,她对自己有了新要求:“之前比赛没拿到第一感觉很可惜,我觉得集训我还可以再努力一点,该认真的时候就得认真。”

  如果天气允许,中央大街两旁和各文化中心院中以兔子为主题的冰雕将在更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为人们带来快乐。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4114897447.jpg" alt="" />

  慢生活,不一定远离日常。陶渊明有首著名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春节的“慢”不一定要靠远离工作、脱离日常来实现,世间冷暖,存乎一心。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过年,归家的旅途被暂时影响,通往自我的道路却逐渐开启。众多网友在春节晒出读书笔记、佳肴配方、健身打卡记录、陪娃写福字视频;有父母带孩子到近郊亲近自然,才发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如此贴切、“草色遥看近却无”诚不我欺,曾让孩子快速背诵的古诗词句,在静心感受自然造化时,竟融入血液,成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部分。

张冰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