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来源: 知识网
2024-06-17 10:26:20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王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主会场活动7日在青浦区博物馆举办。现场首次完整发布上海考古成果,并公布了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围绕近年来福泉山遗址、柘林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华亭海塘(奉贤段)等考古工作情况作了重点成果发布。

  据介绍,上海的考古工作始于1935年,经过上海考古界近90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广富林遗址、马桥遗址、青龙镇遗址、长江口二号古船等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3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这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把上海历史推前至距今6000年前,厘清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处处文化遗存串联起上海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厚重的古文化遗址、多元的历史建筑、精美的馆藏文物,是上海独特 的城市遗产,亦是上海的底蕴和魅力所在。

  上海市首批“最上海”文物主题游径也于此间发布,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深度挖掘上海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根据文物类型、价值特色和地理位置,将文物建筑、知名景点、非遗体验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10条文物主题游径。

  市民游客可以跟随这10条文物主题游径,或寻觅“上海之源”,或走进都市“原点”,或一览江河交汇百态,或漫行梧桐深处,品味“最上海”的经典建筑,感受上海的城市文脉。

  据透露,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联动上海全市各区文旅局、各相关主体,围绕“开启发现之旅、探寻城市之源”主题,策划开展80余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组织推动近40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丰富市民游客的假日文旅体验。(完)

  社区经常举办半开放型的活动,比如每两周一次的“写作围炉”,参与者可以分享、提问、交流经验。在每周一次的“喝茶读诗”会上,大家会朗诵自己写的诗。在这里,潘诗宇剪辑了很多视频,公众号更新频率也高了。她还爱上了做饭。

  此外,外媒3日报道称,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已升任特斯拉全球管理层职务,负责管理美国工厂和北美及欧洲地区的销售业务。同时,朱晓彤仍保留特斯拉中国区最高管理职位,意味着他将负责特斯拉所有主要市场的生产和交付工作,使其成为继CEO马斯克之后,特斯拉最受瞩目的高管。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贵州各地在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抓好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健康服务等方面推出多项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一批又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澜沧县帮扶指导,最多的一次有31名院士同时到来,让这个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地区”发展成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

  “尽管他新冠检测不是阳性,按照学校的要求,高烧必须要在退烧24小时后,无其他症状才可以返回学校。”Eli的母亲Amy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不知道学校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他们班上同学其实都在感冒。”在10月份,认为自己感染了流感的Eli两周后终于开始好转。

  “引导银行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可从多方面着手。”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比如,通过适度降准、设立消费再贷款等工具着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考虑将消费贷投放业务纳入银行考核范围,推动个人按揭贷款、车贷、装修贷等利率继续下行。

陈俊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