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跟进!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密集落地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7 11:00:33

  记者近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监管局了解到,目前各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运行顺利,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批和资金投放持续增加。

  广东

  广东监管局迅速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辖(不含深圳)20个地市迅速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推送、授信、放款实现地市全覆盖。截至6月3日,广东辖内银行机构共为两批次307个“白名单”项目授信933.77亿元,已提供融资392.88亿元,授信规模和实际落地金额均居全国前列;新增融资平均期限达到3.5年以上;重点支持民营房企项目融资需求,民营房企项目数、授信规模占比分别达到93.16%、87.63%。第三批“白名单”项目的筛选和推送工作也已有序启动。

  广西

  广西监管局配套出台融资对接协调、贴身跟踪监测、完善资金监管等7项“硬招”。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细化尽职免责制度,实现清单内项目最快5天融资落地,切实达到“应满尽满”要求。截至6月2日,广西已完成两批次278个“白名单”项目推送和审批,171个项目获银行融资137亿元。

  四川

  四川监管局会同住建部门统筹推进保交房、消化闲置存量土地、消化商品房库存、化解房企总部债务风险和“三大工程”建设等工作,推动落实“推送—反馈”闭环要求,助力问题项目修复达标,督促银行机构加速融资落地,积极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截至5月31日,四川省共推送白名单项目381个、融资需求1105.13亿元,推动修复37个问题项目达到“白名单”要求。目前当地商业银行已对219个项目授信592.26亿元,已对134个项目放款179.11亿元。

  江苏

  据江苏监管局统计,截至5月末,江苏辖内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共向银行机构推送两批次“白名单”项目190个、融资需求总金额623亿元,其中民营房企占比57%,目前已有129个项目落地贷款293亿元,其中民营房企占比65%。

  浙江

  浙江监管局密切跟进全辖进展和具体项目问题,严格把握项目推送质量,千方百计协助解决项目问题,成熟一个推送一个。对于争议项目,集中力量、集中时段开展项目方、银行方、住建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四方联审现场办公。截至6月2日,第一批“白名单”已放款项目36个、累计放款金额87.07亿元,全部项目总体放款进度为42%。第二批“白名单”已放款项目28个、累计放款金额41.45亿元,全部项目总体放款进度为26.44%。第三批“白名单”项目推送即将启动。

  福建

  福建监管局依托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金服云”搭建“项目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联合应用场景,搭载“白名单”项目基本信息发布、资金审批使用、融资需求反馈等核心功能,实现管理线上化、信息实时化、资金动态化、服务精准化。截至5月末,两批次102个“白名单”项目均已按时审批通过,投放金额60.43亿元。

  安徽

  安徽监管局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两批次“白名单”项目共支持民营企业87个,占比52.1%。同时,安徽监管局还注重发挥协调机制“保交房”的作用,指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在建已售未交付商品住房项目建设,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第二批64个“白名单”项目中,涉及已售未交付住宅项目43个,目前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审批。截至5月24日,辖内各级银行机构已确认“白名单”项目167个,并已全部完成审批,累计提供授信金额332.3亿元,累计放款188.8亿元。

  山东

  山东监管局建立了“房企+银行”双报机制,全面摸底在建项目。严格执行四证齐全、项目资本金、项目融资需求等审核标准,汇集法院、公安等多源数据,开展“住建—监管—银行—房企”现场会审,做优项目筛选审核。截至5月5日,山东监管局辖区两批“白名单”项目已全部完成审批;审批通过409个、授信金额933亿元,已为207个项目发放贷款188亿元。

  湖北

  湖北监管局持续完善“房企—住建、银行—监管”双线审核推送机制,对符合条件项目“应进尽进”。做好项目“推送反馈落地”闭环,开展全要素统计和全流程跟踪,实现项目“应贷尽贷、快审快贷”。目前,湖北省共完成两批次“白名单”项目180个,实际融资需求508.5亿元,银行审批落地率100%。

  河北

  河北监管局督促各银行“一户一策”迅速对接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白名单,“能快尽快”。督导辖内银行全部制定了融资协调机制尽职免责制度,免除各级经办人员后顾之忧。目前全省共推送两批次“白名单”项目226个,融资需求466亿元,项目获贷率和融资需求满足率均保持100%。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身为“百戏之祖”昆曲发源地的昆山,正如昆曲传统剧目《牡丹亭》中所唱的一样,是座秀丽娇美的江南水乡。

<strong>  从镜头中窥见文化发展脉络</strong>

  2022年3月,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行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过程中,接到某中学师生反映,该校周边凌晨时段快速公交专用车道经常有摩托车“飙车”“炸街”,周边建筑工地在午休时段也时常有打桩机轰鸣作业,严重影响师生的学习和休息,不少学生出现了失眠和焦虑问题。检察机关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他学校周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社会生活等噪声污染。同时,检察机关发现,由于校园周边噪声污染变化大、种类多、取证难,交管、住建、环保等部门分别负有不同职能,各自掌握部分信息,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存在局限性,容易导致监管盲区,噪声污染问题难以根治。

  珍稀食用菌种植对土壤温度、湿度等要求十分高。起初,只能通过人工控制,保持生长环境的相对稳定。“人工控制不仅成本高,而且不够精准,容易导致温度忽高忽低、湿度忽大忽小,影响菌类的生长和品质。”姜海涛说,这两年,公司依据政策申请了近2000万元的涉农整合资金,对生产车间的软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了智慧农业平台,实现了“5G+数字化精准种植”。

  尸体上身穿黑白相间的连帽运动服,前后反穿,下身穿黑色运动长裤,双脚穿深色袜子。尸体颈部缢索由两根白色鞋带相接而成。尸体足尖自然下垂,距地面1.47米,尸体下方地面发现两只白色回力牌高帮帆布鞋,鞋上均无鞋带且落有较多枯叶。左鞋内侧鞋尖部、鞋底跟部粘有绿色苔藓,右鞋内侧鞋尖部有苔藓擦痕,鞋底部粘有大面积绿色苔藓。经检验鉴定,与围墙内侧生长的苔藓一致。

  在东昌府区一座百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记者走入其中一间温室育种大棚,看到满枝的番茄已红艳成熟,每行植株都标有品种的名称。示范园的负责人付成龙告诉记者,棚内一共试种了100多种番茄。

陈香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