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地见效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8 20:59:27

  李超表示,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法治化、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强化统筹规划。研究制定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设计。

  严格目录清单管理。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范围、失信惩戒措施内容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条款,规定了公共管理机构不得超出清单所列范围采取失信惩戒措施。2022年和2024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最新出台、修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目录》《清单》进行调整完善。国家发改委将持续抓好《目录》《清单》落实,切实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的唯一标识,是开展税务登记、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工作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中还存在的重复赋码、一码多赋等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各类主体的赋码权责,推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健全信用修复制度。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各方面普遍关心的一项工作。我们将制定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综合性政策文件,研究规范信用信息公示和修复渠道,统筹失信信息分类和修复规则,强化各部门信用修复系统协同联 动,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

  推进社会信用立法。近期,《社会信用建设法》已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我们将抓紧修改完善并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推动省级信用立法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社会信用建设法治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在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以来,目前已有超过70%的试点县落实人员和药品统一管理、信息互联互通。90%以上的试点地区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通过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医共体将更多工作转向健康管理。试点地区慢性病患者基层管理率达到77%,参保居民住院率下降,医保报销比例提高。

  原来去浙江务工,独自扛着大包小包,挤大巴、挤火车,哐当哐当20多个小时才能到目的地;现在再出去,开着自家的小轿车,一脚油门,又快又稳,拉着全家老小,开开心心返程。

  目的性是指以缔结婚姻关系为目的;习俗性是指当地是否有给付彩礼的习俗以及给付的时间场合,有给付彩礼的习俗是认定彩礼的前提。应当首先根据双方或收受财物一方所在地的当地实际及个案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给付彩礼方能缔结婚姻关系的风俗习惯;特定性是指彩礼给付的主体为男方或其近亲属。

  饿了么向中新财经证实,这一合作已从最初的南京试点,发展到覆盖南京、上海、成都、杭州、广州、武汉、宁波等近20个城市。

  <strong>完善体系布局成为关键</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9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3000元智能锁不用指纹拉动几下就能开”“女子监控发现自家指纹锁大门自动开启”……

梁政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